第二百九十四章 讨伪魏檄文(1 / 3)

宁国军队到达指定位置,北伐就要开始了。宁王发兵二十万,北伐魏国,准备统一夏族故地。

宁国实发二十万,但为了后勤运输,还是动用了四十万民夫,

为了震慑敌军,也为增强本方信心,就把四十万民夫也算入军队人数,那就是宁国发动六十万大军。

宁王发诏书,通喻天下,可是这檄文让宁王犯了难,让翰林院一连写了几份,都不甚满意。于是,这个任务又落到了孙诚头上。

孙诚在殿中,思考了一番,信笔写道:“”孤自登基以来,应当恭已临朝,诞修文德,勤政爱民。岂能动兵兴众,夸耀武功。”

他先夸耀了一番宁王,然后就开始骂魏国了。檄文要从道义上驳倒魏国,必斥他为非法,伪朝伪邦,

“前朝神器已失,天下共逐之,致此天下纷乱。蠢尔伪魏,敢拒大邦,飞扬跋扈。近六十年,盗据一方,僣称伪号,故此混乱之邦,须举吊民之义。”

孙诚写到这里,又想了想,要想我宁国师出有名,必要将魏国种种恶行昭告天下。

“伪魏屡启刀兵,杀我百姓,焚我房屋,诱为边患。

昔年天道山之乱,攻我宁国,其兴师动众,杀掠吏民,夺取我天道山以北之土地。

另勾结钱氏,派人与南越结连,以南北合攻我宁国。”

孙诚运笔如飞,笔走龙蛇,将魏国干的事一桩桩,一件件,付诸笔端。只写道罄竹难书,人神共愤这才停了下来。

这一段就是卖惨,把自己说的多么的惨,把别人说的怎么凶残。当然,这里面有的事是真的,有的就是假的,反正所有的坏事给魏国扣上。

比如勾结南越,可那时候的南越他敢吗?大国之间的战斗,小国在未分出胜负以前是绝对不敢参与的。

何况勾连的两个国家还一南一北,中间还隔着宁国。宁国要是报复,魏国想保南越也难。

可孙诚就把这个口黑锅扣到魏国头上,你要说我是污蔑。反正南越都被我灭了,大不了我让前南越国主钱联出来,做个证不就行了,所以这黑锅你不背也得背。

这样可以体现出宁王本来不想打仗的,这都是魏国逼的,我宁王可是有仁义之风的。

毕竟所有国家的老百姓,都不希望自己的君主是个好战分子,除非是被迫开战,所以每个国家打仗之前都要师出有名。

没有哪个国家打仗前会说,你并没有错,我就是想打你,抢你的土地,抢你的钱,抢你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