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科举制(1 / 3)

孙诚出了李府,就急步进宫了,进了三省殿。

宁王见孙诚脸上有一丝兴奋之色,不知道他又有什么好事?

他放下朱笔,“见孤有什么事?”

孙诚左右看了看。

宁王一挥手,汪恩带着伺候的宫女太监退下,并掩上了殿门。

“说罢,什么事?搞得神神秘秘的。”

“王兄,我弄到了世家的藏书了。”

宁王猛然站了起来,“这怎么可能?那可是他们的命根子,怎会交给你?”

“事情到了一定程度,再不愿意也得愿意了。”

“谁家的?”

“李家的。”

孙诚将李阶约他谈的事说了一遍。

宁王慢慢的坐了下来,“他中了风,脑子竟然比以前更清楚了。

不过,王弟你说的新式选官制度是不是真的,不是为了藏书哄骗他们吧!”

“那哪能,可是正人君子。李家交出了藏书,我给李家写了保证书。我要是出尔反尔,那我岂不是要名声扫地。”

宁王有了兴趣,“噢,你有办法?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选官制度最早是世卿世?制,后来是军功爵制,到现在的察举制。

这些制度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国情了,要换一个制度了,而这个制度,能很好的解决世家问题。”

“什么制度?”

“科举制!”

“科举制?你具体的说说。”

“科举制,说简单点,就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这样可以解决察举制的弊端。

察举出来的官员不用考试,那就要看察举人的品德了。如果一心为公,那也罢了。若是有私心,那就会像现在一样,到处都是四大世家的亲戚。

里面虽有人才,但大部分却是无知之徒,他们要不是世家的亲属,别说当官了,当个吏都不够格。

如果我们把在察举权力收回来,让朝廷统一开展考试。这样世家就是想让他的亲属进入官场,也得通过考试,免得他们把阿猫阿狗都塞进来。

再加上我们有了李家藏书和清风观藏书,文化会迅速推广,读书人也不必要为了书藉拜而入世家门下。

这样拜在世家门下的读书人也会越来越少,自然中立的官员也会越来越少。”

宁王兴奋了,一拍桌子,“好办法,好制度。这样可以让世家的影响渐渐消退,也不会让他们与孤拼个鱼死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