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谁当礼部尚书?(1 / 3)

现在礼部尚书位置悬空,内阁推荐了好几位,按说都有资格,宁王从中挑一个就行了。

但这些人宁王听了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这让众臣是百思不得其解。

宁王拿着这几个人的名字,左看看右看看,还是决定不了。

“来人,宣兴盛侯。”

孙诚又被召了进来,埋怨的道:“王兄,又有什么事?这次炒粮可是很让我费神啊!起码也要休息到明年!”

宁王无奈,心想,王弟这人,别人当官,恨不得孤天天找他们办事,这表示孤信任他们,自己有能力。

而王弟呢!孤找他办事,他还推三阻四,有时还要埋怨几句,这让孤情何以堪!

他又不想当官,家里又有钱,孤拿他没办法。以前还有个弱点,就是好色,现在也不知道怎么,美色也不好了。

想以势来压他,他父亲岳父皆是朝廷重臣,就连孤的母后也认他为义子,压也压不住啊!

弄得现在让他办事,自己作为宁王,还得跟他商量商量。

“好了,只是让你推荐个人,浪费不了你多少时间?”

“推荐人?”

“礼部尚书的位置悬空,你看谁合适?”

“内阁不是推荐了几位,挑一个不就行了?”

“可孤需要一个支持科举制的人。”

孙诚一惊,好像明白了什么?没有当官的人,都希望当官公平,以个人的才学来决定谁能当官。科举制就是最好的办法。

但若是已经当上了官,自己有权利举荐别人当官了,那自己还会同意科举制吗?

本来家中有个傻儿子根本不适合当官,但自己是官,就可以举荐他当官。

要是有了科举制,那自己的傻儿子能通过考试当上官吗?我看绝不可能。

就是自己没有傻儿子,自己的侄子外侄总有吧?为了自己的亲戚后代能当官,他们肯定会本能的拒绝科举制。

想到这里,再看看这些人名,虽然都是寒门出身,但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会同意科举制。

这就是**跟着脑袋转,以前没当官,当然同意科举制。现在当上了官了,会不会同意科举制那就不一定。

孙诚叹道:“王兄真是明鉴万里,这些人我不能保证?”

宁王也叹道:“孤也不能保证,所以才让你在此之外能不能推荐一个。”

孙诚闭目沉思,思考有谁能有资格当上这个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