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规则的缺陷(2 / 3)

征战无限历史 江南黄沙 1255 字 11个月前

时代基本没有以娶皇室女为荣的习惯,王献之为了能够不娶司马道福更是不惜用艾草**身体,奈何司马道福拼死要嫁,无奈之下也就只好勉强从之了。

不知不觉间,原先只能算薄有微名的孟士,在赵高刻意营造的环境下,居然就这样把名声传到了众多的名门大族之中。

“幼恭,子重。”王羲之斜卧在坐榻之上,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召见了返回会稽金庭的王肃之和王操之。

自从服食了A+级的五石散后,他觉得自己的精神好了许多,原先一直郁结于体内的一股浊气也排了出去,身体之轻健大异于平时。这也是他在受到赵高奉药后第一时间将自己两个儿子派出去拜会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父亲大人请看。”两人没有交代结交孟士的经过,王肃之低手垂立,王操之则奉上了一卷帛书,从墨迹上来看,显然是新作。

“子重,你的字太过于注重体貌,咦!”王羲之刚刚看了两个字,发现后面的话竟说不下去,一向在神气上薄弱的王操之这次大异平时,从第三个字开始已经有了一抹神韵,和擅长此道的王凝之都参差仿佛,两相叠加之下,竟已不逊色于他最钟爱的儿子王献之。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仅仅读了两句,他原先散漫的神色立即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他对自己儿子的才华有着足够的了解,刚刚这两句根本不可能的他们的作品。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朋友之乐事。孟士俊秀,不亚伯伦,吾人咏歌,独惭步兵。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这一小篇短文,总字数不过一百多,王羲之转瞬之间就已读完,却迟迟没有放下书卷。

他已经完全忘记要评判王操之的书法长进,虽然到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王操之的字由凝重转向于飘逸,算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同样是一则宴饮时的诗歌序文,王羲之自己的《兰亭集序》就是千古的名篇,而此时他发现,这片不知缘由不明来历的作品,竟然在立意上不在自己之下!

如果说《兰亭集序》表现的是对于生死无常的悲鸣感慨,展现的却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这首作品表现的则是慷慨激昂的人生追求,展现的却是隐逸而潇洒的自由,二者孰优孰劣,一时之间就算偏爱自己文章的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