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聪明和智慧(2 / 3)

征战无限历史 江南黄沙 1423 字 11个月前

处,有一座竹制勾檐两层的小楼。小楼的两边各有较低的竹屋两三间,数支花树或隐于墙角或生于墙头。现在不是花开的季节,然而这其中有的花正在绽放,也有的正凝聚着花骨朵儿,积蓄力量准备着灿烂和芬芳。

走到了小楼面前的时候,赵高下意识回头望去,静静看着这一大片的竹林,这里明显经过人工的培育栽种,却毫无疑问地展现着属于自然的气息。

王阳明,就住在这片竹林中的小楼里,自从他五十四岁时辞官回乡讲学,就在这里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天泉桥那里则留下了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赵高在来之前就亲自去那里看过,体悟了一整天后,他的智力属性竟神奇地增长了一点。

这位老人退隐以来,便潜心讲学不再见客,除了一些理学的名家之外,即便是总督亲自前来这里探望,也被他门下的弟子淡淡回绝掉了。

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清心寡欲的人,差不多就在两三年前,轻易平定了宁王朱宸濠动叛乱。

当时消息传到北京时,推荐王阳明的王琼就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

彼时王阳明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在手中无兵的情况下,率领仓促募集壮丁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的叛乱,仅仅历时三十五天就宣告结束了。

等嘉靖皇帝继位的时候,说他有擒贼平乱之大功,先升其为南京兵部尚书,不久加封为新建伯——在“立功”方面,以弱胜强平定叛乱后抽身而退,就是古代儒人君子的偶像。

与之相对应的是“立言”。随着他在十五年前“龙场悟道”,在儒学上破开了朱熹的理学宗派,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来反对“格物致知”,成为了自开山门的宗师级人物,身后就等同于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所以只需要他说话,哪怕是嘉靖皇帝,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一番。

可回乡的王阳明不再对朝廷的事表任何意见。朝廷的人相互攻伐之间,往往拿他来做大旗,他也一向淡然处之,并不追究,“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融汇了各家典籍在心中的王阳明自然深谙这一点。

马上要面见这样的一位人物,赵高站在竹楼门口已经过了半个小时。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