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种花居士(求月票收藏推荐追读~新年快乐~)(1 / 4)

对于这些木工师傅们的夸赞,黄月英不好意思接受。

但也没有办法,在这时代,便于书写的新纸被造出来也不过月余的时间,谁会想到配套的印刷术?

那只能是她了。

两种印刷术,雕版和活字,各有各的优点,活字看似更加方便,但其实在原本的华夏历史中,雕版印刷才是主导。

只因,华夏百姓中文盲率着实太高,各印书的铺子没有那么多的人工去校对活字。

汉字有十万,可常用的却只有几千个,根据后世统计,1000个常用字基本上就能覆盖92%的书面资料,2000字能覆盖98%以上,且简体和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算大。

她倒是想一步就活字印刷,可到底也得考虑实际情况,先研究雕版,把技术摸透了,再考虑活字的事儿。

再说了,她如今就这么十几个木匠……会篆刻的就一个,其他人只能描边儿刻花。

当下,便以孙随为主,李木为辅助,让这群人尽快研究着。

至于内容,自然是她抄的断章版本的《三字经》,用于族学课堂,署名,则是种花居士。

她可不好意思真署自己的名字,要脸。

安排了这些,宋博又对自家小娘子佩服得不要不要的,出了作坊,还在一路说着。

“好啦,宋叔,这边的事情麻烦你看顾,下个月你们几位要去荆州各地督造新工坊,尽快培养个能接任你们的人出来。”黄月英交代着。

宋博这批人,她要让他们去外头督造新工坊,沔阳这边的工坊,便需要有人接替他们的工作。

如今钱粮到位,当然能各处开花。

不过,在那之前,她还得去一趟襄阳,把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阻力给扫除干净,简单来说,就是去刘表那儿拿文书,到蔡瑁和蒯良那儿拿支持。

其他世家,也该上门了。

初五,庞德公率先带着家人到了沔阳,为的,只是看看楚纸,顺道的,探望一下老友。

“尚长兄!许久不见啊!”黄承彦见到庞德公,那是脸上都笑出褶子了,“请!”

“承彦老弟,我不过是一年没来你这儿,就变了这么多样?”庞德公指着远处的工坊以及正在工作的水力臼车。

“哈哈,都是阿楚瞎胡闹呢。”黄承彦嘴上说着黄月英胡闹,可语气中全是自豪。

造纸虽是工匠之事,但却是雅事一桩。

“阿楚见过庞伯伯。”见着庞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