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 古代的《新华字典》(1 / 3)

“你没听错,是26个多亿,确切的说,应该是26335亿元!”

杨荣锦很认真的看着陈睿说道。

人家报上来这个数字,小数点后四位都出来了,这也就由不得陈睿不信了。

陈睿这会儿真的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这还是三年前的成交记录。”

“去年京城举办的嘉德古代书画“大观”夜场。”

“有一件,约14平尺的宋代朱敦儒《暌索帖》,最后以15亿元成交。”

“这件藏品更是破了好多记录,当时就有人算过。”

“如果按照当前黄金的价格将《暌索帖》换算成黄金,那这本书就价值6000两黄金。”x33

“如果依照古代16两制,那《暌索帖》就将值近万两黄金!”

“这早就超出了宋版一页,一两黄金的价值了……”

而杨荣锦接下来这段话,算是让陈睿彻底陷入了沉默了。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抬头看向了杨荣锦。

“老哥,你可看好了,我这本真的是宋代的《礼部韵略》?”

那杨荣锦又气又恼的瞥了他一眼:“怎么?看不起我的眼力?”

“我说他是北宋的,就是北宋的没错了。”

“这本书呢,最早是北宋景德四年,也就是公元1007年左右,由丘雍、戚纶所制定的。”

“但要说起《礼部韵略》其实却并不是起源于北宋,最早是在唐开元时期出现的。”

“由当时的礼部制定的,因为是由礼部颁行,所以是书称《礼部韵略》。”

“而此书的作用,就是:举子诗赋所常用,盖字书声韵之略也。”

“说白了,就是给要科考的贡生们提供的同一标准的字典。”

“因为在唐朝的时候,全国各地就有很多方言,对同一个字的发音和定义也都略有不同。”

“所以的当时唐朝的礼部,就颁布了这么一本《礼部韵略》,相当于给科考的贡生们。”

“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也相当于当时的‘普通话’普及……”

“当时一共收集了九千五百九十五个常用字,全部注音,并且配上了注释。”

“这也算是咱们龙国历史上,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新华字典》了。”

“当时一经推出,就大受举人们的欢迎……”

杨荣锦开始给陈睿科普起了,这《礼部韵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