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遇到不懂的,随时可以请教朕(2 / 4)

吾儿有大儒之姿。”然后便在这一片其乐融融里……

大朝会结束。

小朝会开始。

赵时真的想跑都没跑了,被张茂则拦住,然后带到了垂拱殿,垂拱殿虽比大朝会那个大殿要暖和许多,但是,赵时今日真的有许多事要做,只是,不等他再开口拒绝……

文彦博,

富弼,

韩琦,

狄青,贾昌朝,王拱辰,张方平,对了,还有参知政事刘沆,便都来了,然后又没等赵时寻个机会挤出门去,赵祯也换了一身更轻便的衣服来了,一来就狠狠捏了赵时肩膀一把,然后便与众位重臣议论起了西夏袭扰。

赵时这才知道,

他多少有些错怪这帮人了,有些事适合在大朝会时候做决定,例如赵时选择老师这件事,这件事不仅仅是荣耀,而且能给赵时带来一波文臣好感,而有些事却不适合在大朝会商议,

就比如西夏袭扰。

进到垂拱殿,

赵时才知道他们每一个人其实心里都提着一部分,尤其是富弼,富弼甚至为此专门做了七八十页的详细计划,大到万一西夏蛮夷,就是寒冬腊月要大举入侵该如何,小到每一粒运送的粮食要如何储存。

甚至,

赵祯都顾不得去管赵时到底是倚着柱子晒太阳,还是倚着柱子抠指甲,就在忙着眉头皱着一个疙瘩,频频发出:“如之奈何。”的声音,赵时便也乐得清闲,一边倚着柱子抠鼻孔,一边竖着耳朵听。

赵时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孤儿之体,却突破禁锢,仅用一年,便从小县城高中直接进入警察系统最高学府,所以,如果听到会的,赵时不会骄傲,而是继续稳固,而听到不会的,赵时却是认认真真的偷偷观察,记下,琢磨。

很快,

赵祯松了一口气:“朕虽见识浅薄,却胜在有一些能臣相助,朕替青涧新城的百姓谢谢诸位卿家了。”

富弼,

包括文彦博都是一脸感动的作揖:“臣等才是福缘深厚,能有官家辅佐。”

旋即,

他们又聊了一些其他事情,比如岁赋,比如赈灾,赵时杵在旁边就像一根棒槌,然后终于等到小朝会也结束,然后正要贴着狄青做鹌鹑状的溜出去,便听……

“三郎。”

赵祯唤他,

然后指着赵祯大桌子旁边的小桌子道:“今**需看完三道奏折,方能离去。”

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