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我要有那倾国之力,才会做那一国之君(2 / 3)

到夺目,而提起四大名著……

赵时下意识的看向了脚下地砖,

然后,

强行移开。

这个不行,绝对不行,且不谈它作为宋徽宗一朝的背景,就是它那造反的内核,赵时作为下一任皇帝都是万万不可能让其存在的,除非……

改。

改四大名著?

赵时狠狠皱眉,觉得自己多多少少有些不知好歹了,四大名著是什么概念?随便一本都会冒出来一堆的专家,逐字逐句的研究,逐字逐句的破解,逐字逐句的字斟句酌,伱还大改?

你就不怕被那帮人唾沫星子淹死吗?

不怕。

赵时不知何时便弯下了腰,用**撬起了地砖,然后再扣起下面的石板,再打开箱子,又打开一个箱子,然后才取出了已经被赵时撕了一部分的《水浒传》,《水浒传》人物性格以及宋朝的习俗,风气,俚语都不用改。

赵时不可能再创造一本四大名著,他能做的只有……毁掉它。

如何毁掉?

朝代更换到唐末,诏安后的悲惨结局全部换成皆大欢喜,就说要突出一个诏安好,诏安妙,诏安顶呱呱,管他会不会有人骂狗尾续貂,会不会有人骂虎头蛇尾,赵时要的就是一个安全感。

而《水浒传》,哪怕经过赵时这样的修改,它作为某些优秀的闪光点的不会变的,它依旧能够百分之百,绝对毫无疑问的成为说书人们的压轴之作,而说书人们一旦有了破圈,能吸引更多老百姓来听的压轴之作,那他们的战斗力便成型了。

赵时要利用民意,

当然,

是有节制,有限制的利用民意,甚至,这次狄青官复原职的民意利用,也是赵时的一个小小的试验,他要确保民意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怎么才能不裹挟民意的同时反被民意裹挟。

否则,

将来赵时想要变法,必然会更大程度的利用民意,而如果不在这时候掌握清楚,赵时很难确保到那天他还控制得住,所以,他需要实验,需要了解,需要一步步的去摸索清楚,否则……

宁愿不要。

资本也是同理。

赵时不可能不使用民意,资本,但是,这俩样赵时绝不可能肆无忌惮,毫无准备的一下子便用出来,他要一步步,一步步的摸索着释放,一旦到了那一个阶段控制不住,赵时会毫不犹豫的……压制。

而想要做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