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一份来自咸阳的诏书(1 / 3)

拿下了祁连县城及整个祁连县域,马烁的势力再次进入调整发展时期。因为,对于马烁来说,他需要将这段时间的所得消化掉,真正转化成自己的实力。

乱世之中,手中需要有兵。但是,养兵是需要花钱的,是需要各种物资的。

之前,拿下固阳县域的矿区,暂时解决了武器材料的来源问题。但是,只有武器还不够,那么多的士兵都是需要吃饭穿衣,还要发兵饷的。

所以,兵事的基础还是民政。

从盘龙寨开始,马烁其实就一直重视民政。现在,在白轩的专门负责下,马烁势力范围内的狂地正在被大量地开发出来,新的高产的粮食品种土豆也开始大规模的推广种植,新的农业技术也同时在推广使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吃饭的问题,暂时不会有大问题。但是,这还不够,还需要不断地增加产量,提高储备。只是,一切的基础还是人口,没有足够的人口,不仅兵源会受到影响,基本的各种生产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西疆之地本身就是地广人稀。根据白轩提供的数据,目前包括刚刚拿下的祁连县域,马烁的势力范围内共有人口才五十二万多一点。

以这样规模的人口,供养十二万兵马,其实压力是非常大的,已经算是穷兵黩武了。只不过,暂时马烁并不是依靠收取治下之民的赋税供养兵**,现在的兵马供养主要还是靠马烁自己的产业和前期剿匪、和蛮人交战等过程中的缴获。

但是,这些显然不是长远之计,收税注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吸引外来人口,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适当发展商业、手工业,各种制造业等等,这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政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内政方面,虽然现在有白轩和范增,但是在马烁看来,还是很缺人的。首先,祁连县城和黄沙城的两个城主,就必须要换成马烁自己的人。祁连县是自己打下来的,黄沙城原来的城主府已经名存实亡,现在是范增实际上在行使城主权力。

但是,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范增不可能长期被一个城主的职位锁死在黄沙城,祁连县那边也不能总是实行军管。培养人才,自然十分重要,也已经在进行。但是,培养人才的周期是很长的,所以当务之急,马烁还需要从民间挖掘更多的人才帮助自己管理。

只是,马烁现在有一个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他的身份。他目前的爵位也好,官职也好,尤其是官职,都是属于军职。卫尉将军、平西军行军史,这些都是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