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天人相分(2 / 3)

帝神通鉴 孤在上 1142 字 2023-06-11

为孙卿上尊。

孔孟儒尊为贯彻人道,延续道统,提出了许多人道思想,包括内圣外王种种,也为了激励当时的人族,视天命为盲目的主宰力,主张以亲亲之情论仁德,但在我宗内部,从没停止对天命、天道的摸索。x33

我师祖为将先辈的天道论长久流传下来,将其融入了人道,主张天人相分,天是那有一定规律而没有善恶的自然天,人便是人,天能生物,地能载物,但能治理天地的,是人或者说,有智生灵。”

“天道不会因为生灵的善恶发生变化,但人可以认识天道,从而支配天道,宰制自然世界,王侯帝君的存在,正应了‘制天命而用之’之理。”

说道此处,闻宋朝东南方供了下手,湛长风随之瞥了一眼,视线穿过墙壁,看见一座隐没在仙雾中的高山。

“在宗内,还有一种与我脉理论相反的理念,他们认为天有自己的意识,天道与万物是有联系的,天象的变化由万物引起,是世间的吉凶祸福之兆,即所谓的天人感应,凛爻王以为这样对吗?”

湛长风微阖眼,“对也不对,这是天道报应,是天道中的奖惩秩序,是以不应该说它有意识,也不能说与你脉完全相冲。”

“凛爻王见解独到,可是啊,我宗内就有一些人,愈来愈夸大天命的作用,这得从性善论讲起。”

闻宋斟酌了又斟酌,“我脉以为,性本恶,当施以教化,治国也应礼法并用,行王霸之道,而有圣贤出现,是因为圣贤有智,并非圣贤天生善良。另一些修士,却认为性本善,扩大恻隐之心、仁义之心、是非之心、善恶之心就能达到仁政,并结合所谓的‘天人感应’,大大倡导仁心仁德,要求众人遵天命而行,而天命,就是那天命所钟的君王。”

湛长风问,“不过两种理念不同而已,有何不妥?”

他猛地一拍桌子,“我不谈理念,但恨这些人辱没了儒道之名,偏曲先辈的意志,整合出这样的儒道理念去帮君王维稳尊卑之序,把控生民言行!”

湛长风淡然地点点头,“确实不该。”

闻宋不放过她的一丝表情,疑问道,“凛爻王你也是君王,不想要这样的理念吗?”

“我要齐万道,又怎会去强调什么该做或不该做。”湛长风转了圈手指上的戒指,“闻宋道友一脉的理念,或许会大放光彩,若能到太一来,将是太一的大幸。”

闻宋的背脊稍稍放松,“我会考虑的。”

待湛长风离开,闻宋的洞府门出现了一个皎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