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基地的最后一块拼图...落位!(4 / 9)

它的设计过程需要涉及到很多关键的参数。

221基地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才突破了爆轰实验室的设计壁垒,接着五月中旬通过报告,六月上旬正式开始施工。

但在施工之后,基地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气象条件对于爆轰实验室的修建影响太大了,暴雨会影响基坑,沙尘则会让整体结构达不到荷载要求。

从六月到七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施工队才完成了当月预期规划的20%不到。

当时纵观整个基地,连老郭和陆光达都快要放弃了。

想到这里,所有人的目光便同时投向了一旁的徐云。

在发现气象情况对施工效率有极大影响后。

基地尝试着用人力收集数据进行气象推演,但叶笃正他们计算出来的结果却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但就在所有人以为这个项目要被无限延后之际。

韩立。

这个老郭从贵德县带回来的那个病号,却拿出了阻尼器原理以及气象多普勒雷达技术,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又贡献了大量、全新且有价值的知识与概念。

不夸张的说。

韩立这个七分熟的出现,让基地在最近两个月的发展效率从约等号变成了两个大于号,瞬间提升了一大截。

徐云身后的老郭显然也想到了这点,只见他沉默片刻,轻轻拍了拍徐云的肩膀:

“韩立同志,辛苦了,我代表基地全体同志,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谢!”

徐云则在轮椅上微微侧了侧身子,算是‘让’过了老郭的这番话。

开玩笑,这话他可真受不起。

毕竟......

真正称得起【辛苦了】这三个字的人,应该是老郭本人、是李觉这个厂长、是高元明这个**工程师...是现场除了徐云外的每一个基地成员才对。

如果没有他们吃的苦,徐云哪能在后世享受到那种生活和学习环境呢?

老郭他们恩惠的可不是徐云这一代人,他们是替华夏数十亿的人民吃了成倍的苦。

而徐云所做的,只是把他们后世的福泽拿出微不足道的一点反哺回去罢了。

这要是都要被酬功,回去以后是要被人骂是啾啾啾的!

过了片刻。

高元明带着众人走到了左侧....也就是实验场地的入口边,由于他年纪已然不轻,便让两位力气比较大的青工打开了转盘。

嘎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