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桥,挥了挥衣袖,招来一朵乌云(下)(4 / 8)

毕竟这个实验的现象实在是太离奇了,远远超过了当时人们的认知。

人们可以轻松的重复无数次这个实验,却对它的原理苦恼不已。

直到它被发现20年后,才由爱因斯坦完成了理论解析。

在眼下的1850年。

如果有人光看设备就能预想出实验的结果,徐云当场就把小麦宿舍里的那把斧头吃掉!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口之际,一道声音忽然令他的表情僵在了脸上:

“那个......法拉第教授,有没有一种可能,接收器上并不会出现成像效果,而是会出现电势差呢?”

“?????”

徐云一脸懵逼的转过头,发现出声之人离他只有三米不到,赫然是......

小麦!

他是哪儿冒出来的?

哦,想起来了。

这个苏格兰青年原本在学生代表的位置看戏吃瓜,不过在光伏现象实验的时候被徐云抓了壮丁,成为了负责手持手电筒的工具人。

因此自然而然的。

在光伏现象实验结束后,他也便憨憨的跟着教授们走到了第三轮实验的场地。

当然了。

徐云惊讶的不是小麦会出现在这里,也不是他敢于提出与老法相反观点的勇气,而是.......

他所说的那番话。

此时此刻。

徐云真的很想说句MMP,你是来拆我台的是吧......

为什么有人在1850年,光看着几个实验设备,就能预想出具体的实验现象啊......

裁决之镰在哪里?

我要举报有人开挂!

不过很快。

在想到小麦与这个实验的渊源后,徐云的心绪也开始逐渐平静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

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慨。

这算是......

命中注定的共鸣吗?

毕竟在原本历史中。

这个实验的结果乃是小麦毕生渴求、却至死都不曾得见的遗愿,同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