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佬云集(上)(3 / 8)

了神学专业,但在1850年,真正称得上神学院的只有四所:

三一学院、圣彼得学院、耶稣学院和伊曼纽尔学院。

至于另一个听起来很像神学院的基督学院,实际上是一所学术水平很高的人文学院。

例如乒乓球界赫赫有名的邓亚萍,便是从基督学院攻读获得的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

当然了。

神学院虽然名字上带着浓郁的宗教性质,看起来教条无数,仿佛日夜都要读经祷告啥的。

但实际上。

课业也好日常也罢,神学院中教派的色彩并不算特别浓郁。

神学院中真正受到教派规范要求的其实并不是学生,而是老师——你想要在神学院内做教授,就必须要获得圣职才行。

例如和有名的凯莱。

他在1839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毕业后担任了三年实习教授,转正的时候却因为不是教徒而被迫远走伦敦,成为了一名律师。

直到1863年校规变化,他才正式被聘用为剑桥的萨德勒教授。

也正因如此。

徐云这种一看就没什么信仰基础的东方人,才会被允许入院学习。

否则在宗教戒律面前,别说小牛亲笔信了。

你把小牛复活过来都破不了例——谁破谁死。

随后徐云看了眼艾维琳这个自己的‘债主’,犹豫片刻,问道:

“艾维琳同学,门口那位叫埃利斯的学长你认识吗?”

艾维琳闻言,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一丝古怪的表情:

“你是说弗雷德里克·阿加尔·埃利斯?”

徐云点点头:

“没错。”

艾维琳沉默片刻,说道:

“认识,他是三一学院一位非常优秀的前辈,和汤姆逊学长包揽了过去几年三一学院数学系的一二名。”

“他们原本的关系还算比较融洽,但是自从埃利斯学长喜欢的人向汤姆逊学长表白后,二者就变得有些势如水火了.....”

“例如这次汤姆逊学长刚公布要竞选学联会长,埃利斯学长便在第二天报了名,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

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