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赵怒叱群臣(6K!!!)(4 / 7)

却连京城都不许我出, 日日提防着我。

今日削减例钱,明日安插探眼。

上月我心有所感,在房中换下的犊鼻裈中塞了一缕发丝,嘱咐下人可不进房,但半日后回府却发现,犊鼻裈中的发丝早已不知所踪!”

小赵说着说着,忽然哭笑的看着徐云,仿佛将他当成了赵佶:

“连方寸的贴身衣物都不放过,赵佶,你究竟想做些什么?莫不是要将我这条命拿去才肯罢休?”

看着彻底失态的小赵,徐云的心中忽然泛起了一股同情。

从小赵最后的这番话以及先前的诗句不难看出。

他并不相信赵佶会真的对自己下手,更多的只是出于被折磨的情绪而已。

毕竟一来北宋兄弟相残的事例不多,烛影斧声说到底只是一个传闻罢了,没有实锤。

二来则是赵佶的性子就像之前说的一样。

昏是真的昏,但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暴。

>

因此在小赵看来。

赵佶最最过分的做法,便是将自己圈禁在宫内,等过个几年十几年再放出来。

可问题是......

历史上的赵佶,真的对小赵下手了。

一次是蔡王府狱案,杀了小赵几乎所有有能力的幕僚。

另一次就是小赵后来的暴毙,连史书都只敢草草用薨逝盖过。

自古无情帝王家啊......

小赵就这样在院中又哭又笑,发泄着情绪。

好在徐云选的这处院子相当僻静,又嘱咐了仆役不要上前。

这个年代又没有**,哪怕真有眼线盯着,因此看上去也就有些放浪形骸而已。

过了一会儿。

小赵彻底发泄完毕,整个人看上去似乎也清醒了一点。

徐云见状,连忙再给他灌了杯酒。

接着顿了顿,抛出了一个好奇已久的问题:

“简王殿下,不知您对当今国势...有何看法?”

问出这个问题后。

徐云便紧紧盯着小赵,表情有些凝重,不确定小赵是否会顺着自己的话回答。

“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