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宋民族英雄(大章)(4 / 7)

兄求医,你都记下了?”

徐云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心中却骤然翻起了惊涛骇浪。

>

王禀!

没想到啊没想到。

这次前来老苏府上的西军将领,竟然是他?!

在华夏本土,徐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名字,还要追溯到初中时所读的《水浒传》。

在《水浒传》中。

王禀先是追随童贯打过梁山,梁山诏安后还在乌龙岭一战中登过场。

当时他与南军指挥景德厮杀,两个斗了十合之上,王禀斩景德于马下。

后来在清点战利品的时候,王禀和赵谭与阮小七结仇,二人便在童贯面前提起此事。

后童贯护短,请降了圣旨,行移公文到彼处,追夺阮小七本身的官诰,复为庶民。

当时阮小七的人气还是非常高的,因此徐云一度将王禀视为了反派。

但又过了十多年,当徐云阅历丰富的时候才明白:

《水浒传》并非史实,其中有大量的杜撰情节。

比如历史上水泊梁山真实的举义头领只有三十六人,并且被张叔夜剿灭了,压根和方腊的规模没法比较。

又比如很意思的是,《水浒传》中林冲的原型,目前普遍公认的也是张叔夜。

二者同样武艺高超,军中级别相同,经历和性格也大同小异。

也就是说在水浒世界里头,实际有两个张叔夜存在。

一个落草,一个当官。

林冲等人是杜撰的角色,王禀其实同样如此。

只不过与林冲这类完全虚构的人不同,王禀只是被更改了经历,历史上的宋末其实是有这人的。

而真实的王禀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一句话可以完美的描述他:

为国死节之人,民族英雄!

在靖康之难之前,王禀只是一个出身军伍世家的西军将领。

他的曾曾爷爷,还是被赐死的唐代宰相。

王禀跟着童贯西征十余年,期间有胜有败,战绩上远不如老种小种刘法那般光鲜耀眼。

硬要说的话,也就是他个人武艺高超,多次在西军指挥使的内部比武中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