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载入人类科学史的一天(下)(4 / 7)

作用的微粒只有中微子,属于绝代孤例。….所以.....

微粒间想要检测电磁相互作用其实并不容易。

尤其是在对象换成孤点粒子这个特殊微粒后,难度更高上了无数倍。

毕竟潘院士所说的是没有经过基态化处理的孤点粒子,通俗来讲就是没有‘实体’。

所以想要检测孤点粒子的电磁相互作用,就必须要用到其他一些外物了。

比如说.....

陆朝阳所提到的共振放大。

共振放大的核心思路,其实和卡文迪许扭秤几乎无二。

也就是把量级很小的现象,通过某些介质放大成可观测的状态——只是卡文迪许扭秤是肉眼,而前者针对的是设备。

在得到徐云的一致意见后,陆朝阳又挠了挠脑袋:

“思路倒是定了,不过这玩意儿该怎么放大呢....要不咱们搞个源质量的单片出来?”

徐云沉思了几秒钟,余光在扫到二代光源通道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

“陆教授,你说咱们从自旋入手怎么样?”

>

随后他伸出两只手的食指,做了个平行的手势:

“您看啊,电子的自旋不是平行的就是反平行的对吧?”

“那咱们就搞出一个平行和反平行交替的电子束,让它们去撞击铅粒子。”

“届时他们有很大的概率会发生湮灭,变成光子,光子再生成一对正反夸克。”

“但是由于夸克禁闭的存在,最终夸克并不会直接被探测到,而是会发生强子化,变成一堆强子沿着最初夸克的方向喷**。”

“而4685Λ超子就是一类强子,所以在最终的实验中,我们一定能看到有两个相反的方向上出现了一群粒子。”

“湮灭的量级足够把细微的反应放大,到时候比较相反方向的喷柱轨迹就行了。”

陆朝阳静静听完徐云的想法,紧皱的眉头却没有完全松开:

“这确实是一种放大的方式,但是小徐,我们怎么才能找到4685Λ超子......等等!”

话没说完。

陆朝阳骤然便意识到了什么,转头看向了徐云:

“那条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