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第一次工业大革命(3 / 4)

富人先把这一批人带动起来,如此,我大明才会蒸蒸日上;其次,藏富于民已经是过时的想法,要让他们赚钱,也要让他们学会花钱,不能只在女人肚皮上下功夫,花钱的地方可以有很多种,投资建设、旅游等也是重中之重;朕正在与各部商议,准备在适当时机解除缠绕于我大明百姓头上的路引制度,只有如此,我大明才会更加的繁荣昌盛。”.“学生李家良,现帝国大学理科系的学生,见过陛下...”原南京军事学院改名为大明帝国大学之后,校址已经重新迁回了南京,而新校区正在如何如荼的进行建设,临时校区便在聚宝门的原校址内进行教学活动。“这就是你的杰作?”陈操绕着试验台走了几圈,然后定格在了正中一圈铜丝之上:“给我讲一讲原理。”李家良兴致勃勃的走近前,然后指着东西道:“按照老师的讲解,学生实验了两个月,已经接近尾声了,请陛下细看。”说着他便给同行的人打招呼,早就准备好的蒸汽机伴随着轴轮的转动,一圈一圈的带动着桌子不远处一个齿轮,在十几圈之后,台上的铜圈慢慢的变红,随后在已经暗下来的房间内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陈操定睛一看,好家伙,居然是照明灯。齿轮转动的很匀速,灯的照明范围也很宽广,试验不过一分钟,齿轮缓慢停转,窗帘门窗打开之后,外面的白光进入房间。随行的人都惊讶不已,李家良兴奋道:“陛下,如何,学生这个实验可是成功了?”“很好...”陈操又转了一圈,随后指着铜圈道:“不过,朕倒是要给你提一个意见,铜不耐高温,在长时间使用之时会熔化,你自己看,这边已经开始熔化了。”屋中十几人都赶忙走过去,果然在一侧铜圈外壁,那里的铜线已经熔在了一起。见此李家良抱拳:“学生最开始用铁线,可是铁线在亮度十秒左右便熔化了,这才想到了用铜线,若是如此,只能改用金线试一试。”“金线也不行,熔化的更快,”陈操直截了当的否定了他的想法:“你且试一试钨金,用钨金转变为钨丝,且不能是直线,一条细小的钨丝必须是弧形,只要你能试验成功,三寸长的钨丝可以持续使用照明1400个小时。”众人听得目瞪口呆,李家良兴奋的敬礼:“得陛下指点,学生没齿难忘,定然不负陛下所望,一定试验成功。”“你先不要高兴...”陈操冷漠的看着他:“钨金的提炼不是那么好弄的,需要一系列的化学还原,你不是科学院的学生,不懂这些,有的是人懂,且钨矿石你们也不知道,朕只听说在江西有不少银矿,但当地有人开采之后发现此矿石非银矿,火熔不了,于是当地人称之为‘重石’;朕在得知消息后已经派了矿质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