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有大行皇帝遗诏(3 / 4)

凉国公尔...”

这句话但凡放在任何皇帝的眼中,都是足以杀头谋反的大罪,然而此刻从徐弘基的口中说出来,那是多么的苦涩。

松江府的赋税照旧上缴南直隶,与每年没有差距,只不过往年上缴的大抵都是粮食已经冲抵的货物,反观现在,上缴的全部都是折价之后的同等白银。

这在承平时期,南直隶户部巴不得收取金银钱财,他们收到了粮食还要折价卖一部分出去才能贪污当中的钱财,反而现在却省去了卖钱的一个环节。

祁伯裕抚着胡须,脸色阴冷的想了许久:“下官收到一些消息,湖广江西等地的粮食大部分卖给了松江府。”

眼前大明朝在陕西要平乱、在辽东用兵要用钱,然则钱不是粮食不能吃,当兵的在要钱的同时,还要吃饭。ωωw.

然而山东刚刚被劫掠一番,数以百万计的人口被掳去了辽东,北直隶的卫所兵连阻拦都没有选择,而眼前刚刚入夏,粮食播种之后正值青黄不接之时,若是没了粮食,山东很有可能闹民变。

其实南直隶根本没有收到消息,山东东昌、兖州等府相继出现民变,打劫官府,然则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官府也没有粮食。

南直隶有苏松两地支撑,在吃饭上不成问题,但作为大明朝粮仓的湖广和江淮等地的粮食除却上缴赋税之外,多的可以流通的粮食则全部落入了松江府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徐弘基看着桌上放着的圣旨公文,眉头皱成了一圈,然后堪堪道:“本公愧对国朝、愧对陛下期许,不日便上书领罪,自请辞南直隶守备一职...”

历史上的魏国公徐弘基也就是在天启末年被开掉操江提督以及南直隶守备的官职,这个职位在南直隶可谓位高权重,放眼国朝勋贵能得如此重要地位的也只有魏国公一脉。

自宣德朝开始,魏国公徐家便成为了南直隶的军事主官,正德时期权势愈来愈重,武宗皇帝为了表彰魏国公在剿灭江西宁王叛乱的功绩还给加了提领后军都督府的职权。

现在只要徐弘基上书请辞,崇祯皇帝肯定想也不想便会同意徐弘基的要求。

凉国公陈操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列子,一个手握兵政大权的勋爵一旦有了反意,当真是一个大·麻烦。

...

“**的遗诏...”

崇祯皇帝难得骂了脏话,他这么一说,简单明了的表示了他对自己皇兄会留下给陈操的遗诏是不认同的,况且陈操那厮明显的有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