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煤炭问题(3 / 4)

夫,他也瞧不上眼。

在他眼中,那些士大夫的江南富豪们,依然还是南方“蛮子”。

新贵族,就更别说了。从这次第一天,迎接他们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

所以。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立场十分坚定的,利己主义者!

他的眼中,只有晋州。

你要让晋州好,我就跟你玩。不仅跟你玩,我还能给你行师礼。

要是不行,你就给我滚蛋!

现实。但老百姓跟着他,却能过上好日子。

这样的人,是好是坏?

刘铮觉得,一半一半。

他是一个好的藩王,却因为格局受限,不可能参与到日后的天下之争中去。

一旦天下大乱,晋州必然是别人眼中的一个鱼肉,若不改革,只能任人宰割。

酒酣耳热之际,晋王终于趁着酒意,哈了一声:“只是,刘侍郎,这其他的政令,孤都了解。但这资源开发……”

来了!

刘铮是又松了口气,又将心给提到了嗓子眼。

真正的肉戏,终于来了。

雍王和魏王,也是偷偷对视一眼。

这事儿,还是得交给刘侍郎去忽悠,啊不是,是磋商。

刘铮收拾心思,淡淡一笑:“晋王,秋冬将至,刘铮想问一声,晋州人,都如何过冬?”

晋王一愣,哈哈笑道:“自然是木炭火盆居多!”

刘铮继续问道:“那平常人家呢?”

“这……”

晋王被问住了。

因为。

在龙炎王朝,煤炭资源,可是被严加管控的!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在前世的历史中,煤炭进入平常生活,是在北宋,当时称为“石炭”!不过,底层民众是用不起的,“煤炭专卖”,对煤炭资源进行管控,由官府统一售卖,以获暴利。M.

所以。

在民间,人们用的最多的,还是木炭。

但是……

木炭,同样也很昂贵。

可供参考的一个物价标准:大中祥符元年,北宋襄、许、荆南等人的麦子是十二文一斗,大米是三十文一斗,当年冬天很冷,眼见民众熬不下去,官府“出炭五十万”,将自己控制的部分木炭拿出来,半价投放到市场上。民众蜂拥抢购,结果发生了“有践死者”的惨事!

元明时期,能够用煤炭取暖者,仍然主要是宫廷,皇室,官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