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试开始(1 / 7)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088 字 2023-02-13

贡院,考场之内。

陆垚也是进到考场之后才知道,这第一个考试日,因为要迎接考生进入考场,再加上搜身检查,沐浴等种种环节下来,已经耽误了将近半天的时间,本来以为这样会让考试进度延后,不过十分重视科举考试的宋朝果然已经想出了应对的措施,那就是,在沐浴之后,直接进入到考场进行第一场的考试,而这样的话,这些考生们的午饭,恐怕是不要想吃了。M.

毕竟,这一场考试下来,虽说可以提前交卷,但是和现代不同,在这贡院之中,就算你提前交卷了,也只能到指定的地点去等着考试结束,而不是让你直接可以返回宿舍。

基本上一场考试下来要两三个时辰,有时候还会更多,而因为这第一场考试的时间开始的比较特殊,所以大家也都大多是饿着肚子参加考试的。

不过,对于这一点,陆垚倒是觉得没什么不妥,一来自己今天早上在家已经吃了早饭,现在腹中不怎么觉得饥饿。二来呢,这空腹考试,其实是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注意力的,大多数考生跟陆垚的想法也都是一样的,所以对于考官这么安排,也没什么异议。

大家根据自己的浮票找到自己的座位入座之后,主考官,也就是欧阳修,走到第一排考生的前面,开始宣读了一些类似于考场规则之类的话。陆垚这边跟苏轼苏辙的座位都被分到了比较靠后得位置,所以对于欧阳修说了什么,陆垚根本没有听清,不过无非就是那些什么禁止作弊交头接耳的话,不听也罢。

欧阳修说完话之后,考试正式开始。

宋代省试的科目虽然屡经变革,但有四个科目差不多是必考的:诗赋,经义,论,策。殿试通常都是试策。各个科目各有其功能,用宋人的话来说,“国家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从答题形式上看,试经义、试论、试策都有点像今天的高考作文,都是以议论文为主,目的当然是为了测试考生对于经典、史事、时务的见解。

具体来说,试经义是出题者从儒家经书中截取一句话,请考生阐述其蕴含的义理。而宋代和其他朝代不同,明清时试经义考试演变成考八股文,从外在的文体形式到内在的思想都严重僵化,但在宋代,人们崇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考生可以自由解经、传注、质疑古说、阐发新见,“借他题目说自家道理”,甚至不乏“全不顾经文,务自立说,心粗胆大,敢为新奇诡异之论”者。

当然了,要说这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