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继后36(2 / 3)

至于咱们的太后娘娘。

皇上去世之后生下龙凤胎,后来被和亲王这份为国为民的忠心所感动。

也怕后来的小皇子对皇上造成威胁。

与宗亲大臣商量之后,决定将孩子过继给和亲王。

只不过继续教养在宫中,等孩子长大了再送到和亲王府上,继承和亲王的亲王之位。

这种操作让不少大臣们反对,毕竟哪有皇上把自己的儿子过继出去的。

不过后来云落举例了雍正的三阿哥,又以和亲王对大清劳苦功高。

却不能眼看看着其孤独终老,断子绝孙,过继给了和亲王。

所有人都以为云落此举是为了拉拢和亲王,让其支持自己的儿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少人为太后的慈母手段,感觉无奈又心酸。

却也有不少人觉得,用一个儿子换自己大儿子,皇位的安稳确实是值得的。

自此之后朝廷进入了诡异的平和。

而此时此刻,永璂坐在金銮殿上,望着满朝的文武百官,脸上露出三分威严,五分柔和。

“臣有本要奏。”

和珅站了出来,自从皇上亲政之后,这四位辅臣,都回归了自己原来的位置,当然了,加官进爵还是要有的。

只是再没有辅政之权,但是谁也不敢小觑。

历史上辅政的大臣,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多尔衮,鳌拜遏必隆之流,前车可鉴。

为国为民的万历皇上的张居正,为当时的朝廷了多少事儿,最后又落得个什么下场?

这辅政大臣无论是干的好还是不好,无论是有没有外心,最后的结局纵观历史,竟无一例外。

可是,大清永宁帝,竟然造就了这样一场君臣佳话。

将来足以名传千史,君明臣贤,君臣相宜。

所有人有谁不羡慕这几位辅政大臣呢?

当初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谋反。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仗着权力去干一些乱臣贼子之事。可他们没有。

然后所有人又以为,皇上定然容不下这些辅政之臣。

可惜他们又错了。格局心胸能力,底线。这场君臣神话,让所有臣民由衷赞叹。

可谁又知道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其实只有刘墉一个人。

其他三个谁不是心怀鬼胎,各自得了好处。

不过有些话不足以外人道哉,历史上自然会留下这一段。足以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