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杂耍班子(1 / 3)

苏芸暖笑望着祈煊一脸求表扬的样子,挑起大拇指:“夫君真是个大聪明,就按你说的办!”

祈煊的办法很简单,两个人就如寻常百姓那般住在外皇城里,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改变那些人的想法,影响一批人,而这些人的变化会带动整个大乾百姓。

这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从大晟国到大乾王朝的过渡期是很漫长的过程,积弱积贫的大晟国百姓想要在短时间内富强起来是不容易的。

如今,除了免除赋税、开女医馆、办女学,等等政策的加持下,最终需要的就是唤醒百姓奋发的意志。

选人的时候,苏芸暖带上了花婆子的两个徒弟,带了抱夏。

世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皇城的外皇城里多了一户人家,家里只有小夫妻二人和三个下人。

苏芸暖带着抱夏出门,在外皇城里走走看看。

变化是有的,摆脱了战乱的桎梏,百姓的心境平和后,面容就很祥和。

但,穷困是一直以来的状态,苦日子过惯了的人,哪怕有一点点儿甜头都感恩戴德,安于现状的人多。

铺子不少,多数是杂货铺,苏芸暖特地看了粮铺和盐糖的价格。

转悠了一天回来就记录在册子上,等祈煊下早朝,处理好政务后回家来,两个人就在灯下研究如何改变外皇城百姓的日子。

“他们手里的田很少,想要让他们用这么少的农田过上好日子,那就种蔬菜。”苏芸暖说。

祈煊缓缓点头:“错开季节只怕不容易。”

“是啊。”苏芸暖单手撑着腮:“所以,还需要玻璃,只有玻璃能保暖透光,让暖棚里不单单有温度,还能有阳光。”

说干就干,苏芸暖开始收集烧制玻璃的材料,祈煊亲自动手建窑,两个人经常忙到半夜。

烧制玻璃还需要煤炭,苏芸暖写了封信给老赵头,从永固山运送煤炭回来备用。

虽然外皇城住着得他们俩很忙,但每个月到了要分红利给那些官宦夫人的时候,苏芸暖都会回宫一次。

“阿姐,账目你看看。”潘玉竹坐在苏芸暖对面,把所有的账目都带过来了。

苏芸暖看着账目的时候,她坐在旁边安静的等着,看着一本本账目都盖上了皇后的印信,潘玉竹才说:“阿姐,我觉得可以让那些官夫人都参与进来。”

苏芸暖撩起眼皮儿:“在京城开作坊?”

“对,除了给她们红利外,有能者可以再得一份工钱,那样就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