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燎原之星火(1 / 6)

在场的几位院士都是机械方面的专家,只要给他们零件和材料,他们完全靠自己一个人都能造出一个汽车出来。

所以当林晓将这個编码器的内部结构展现给他们之后,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多么完美的一个结构。

或者说,这里面是一个全新的编码器结构。

如果说原来的编码器,内部就像一个单轴马达,而林晓的这个编码器,内部却仿佛是一个四缸发动机。

同时也正是这“四缸”,使得这个编码器能够做到将原有精度八分的程度。

上个世纪前半叶,编码器诞生了,那时候的编码器还基本上都是机械编码器,直到后来,光电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于是编码器便走上了光学编码器的道路,光学编码器也因为其足够精确的原因,使得其成为了主流。

于是现在的光学编码器,主要就是研究如何在一毫米的位移中,分成更多次脉冲信号,这就对其中传感器带来了巨大的要求。

而林晓的这个结构,却并没有将希望寄托于光学传感器的优点上,而是将光学和机械进行结合了起来,进而实现了对精度的优化。wap.bΙQμGètν.còM

这绝对可以称得上天才之作,甚至在这些院士们眼中,林晓已经开创了编码器的一个新领域。

或许这个新的领域,可以称之为光学机械编码器了。

“你到底是怎么想到这种结构的啊?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谭院士忍不住说道。

林晓笑了笑,说道:“就是一个空间想象力,然后思考一下,就想到了。”

几位院士都撇撇嘴。

空间想象力什么的,说的就跟他们不强一样,研究他们这个领域的人,空间想象力谁又不强似的。

关键还是看能不能捕捉到那些偶然闪过的灵感。

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无疑就做到了这一点。

想到这,他们又在心中感到惊叹。

他不仅在数学、物理的理论研究上那么天才,现在居然在机械上面都表现出了如此天赋,世界上难道真的有全才?

忽然,另外一位王院士提出了一个问题:“不过,林晓,你没有考虑过实现十分、十二分的结构吗?为什么只是弄出了一个八分结构?”

听到这,林晓笑了笑,说道:“这个问题我当然考虑过,不过最后我用数学证明了八分结构是最适合的,再进行更多分的话,最终会导致过程中误差较多,同时对我们的生产也会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