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百官劝进(2 / 3)

出班奏道:“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晋王辅政以来,德布四方,仁济万物。今有百官请命,万民上书,请求陛下继尧舜之德,禅位于晋王,飨万国以肃承天命!”

管仲负责主持征蜀大军的后勤,乃至是各方面整个战场的后勤,此刻还在雍州之中主持四方,还没有来得及返回来。

而王猛这个时候更加是还在益州之中,更加不可能返回来了。

因此,在所有的文臣之中,最排头的两位暂时不在。那么,也就只能让刘伯温、房玄龄、韦孝宽他们先当一次排头兵了。

等到各处战场的战事彻底结束之后,王猛与管仲这两位排头的文臣回归,再加上各州的大都督,那个时候才是他们真正发力的时候。刘伯温挑起这第一次的劝进,只是一次试探而已。

刘伯温说完劝献帝禅位晋王的进表后,百官又一次拜倒在地,齐呼道:“请陛下顺天命,禅位晋王!”

站在旁边的李翔十分欣慰,他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没有白费。如今万民来朝,百官归心。

“孤王不用周公吐脯,照样能够天下归心!”

刘伯温组织起这些大臣来了这一幕,是些虽然是瞒着李翔的,但也不可能真的瞒过他。当然,李翔肯定是不可能有任何阻止的动作的,而是默认这一件事情的发生。

献帝听后十分惊讶,很久没有言语,望着百官哭道:“昔高祖提三尺长剑,斩白蛇起义,平秦灭楚,创立大汉基业,已历四百多年。朕虽不才,亦无过错,焉可轻易抛祖宗大业于不顾?尔等亦是大汉臣子,叼食汉?何故逼朕太甚?”

这事关祖宗基业的事情,汉献帝就算是再懦弱,肯定也不可能就这样答应下来,最后的倔强还是少不了的。

刘伯温带着房玄龄、韦孝宽走到面前去奏道:“陛下如果不信吾之所言,可言语满堂公卿乎!”

房玄龄奏道:“自从晋王即位以来,麒麟出生,凤凰经过,黄龙出现,稻田丰收,甘露下降,这些都是吉祥的意思,也说明了晋应该将汉取而代之。”

韦孝宽又紧跟着上奏道:“自古以来,有兴旺必定有废除,有盛世一定有衰亡,哪里有不灭亡的国家呢,不失败的军队呢?汉朝已经传递了四百多年,到了陛下的手中,气数已经终结了,应该早点禅让,晚了就会生出其他的祸端。”

献帝虽然强硬了一次,却架不住百官的劝说,于是大哭一声,跑回后殿去了。

“圣人云:天命有常,惟有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