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白起之圣旨(2 / 3)

不踏过底线即可。

总不能都将自己的手下乃至于是士兵都以圣人的标准对待吧,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圣人!什么珍贵的东西之所以珍贵,不就是因为其稀少甚至是不存在吗!M..coM

如果说在大汉时候还可以稍微约束一下,可现在都已经来到这倭国之中了,总不能还按照以前的那套标准形事吧?也总不能还要求手底下的将士们当不吃肉的和尚吧!

因此,将士们在城内发生一笔小财,找几个花姑娘让自己爽一爽,这根本就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也没什么将领乐意去管这些事情。

>

或者换句话说,很多在现代看起来天怒人怨的事情,但说不定如果放在古代的背景下,也只是一些习以为常的小事罢了。

而忽视掉窗外那些依稀传来的喊杀之声后,白起却是面前凝重地望着眼前的这一道圣旨。

当然,说是圣旨,但其实和李翔的命令又有么区别,只不过是李翔换了另一个人的名义来发布自己的命令罢了!也只不过是李翔给自己的命令套了一层大义的外壳!

李翔真想要下达一条圣旨的话,那和自己家的有什么区别?写好之后找个人进宫里,把那玉玺的印一盖就是了。

说白了,现在的东西其实就是李翔自己家里的东西,只不过对外名义上还是别人家的东西罢了,想用的时候且有需要用它的时候大可以随便用。

这一道圣旨,或者说是李翔给白起的命令,当然不可能是李翔刚刚传给白起的,而是白起在出发倭国之前,李翔就已经悄悄地将这道圣旨让人传给白起了。

这可是古代,而不是现代,不可能想要传达一条命令,就直接一个电话过去就行了。

在古代,想要传达一条命令,除非是八里里加急这种调用起了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要不然,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光是命令传过去,又得用多长时间?

可是,八百里加急这种方式可不是轻易就会动用的。一般的情况下,也就只有边疆发生重大情况的时候,才会利用这种方式来传信。

而且,这还是在陆地上,八里里加急可以换马不停地跑。可现在是在倭国之中,还隔着一片海洋呢,你马怎么能跑过来?

从洛阳想要将命令传到大汉这里,这中间得花多长的时间。换句话来说,从倭国将这里的情况传到洛阳之中,这中间又得花多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