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楚材三问(2 / 3)

从此更日益受到重用,被誉为“社稷之臣”。

此后,他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和“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的**主张。在**、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创举颇多。

耶律楚材不仅是一位治国之才,还是一位文化学者,他为蒙古的文治奠定了基础。

>

在天文方面,他制定了《西征庚午元历》,发现了地理距离带来的“里差”;在占卜方面,著有《玉钥匙》、《插泥剑》;文学上,他跟随西征,开阔了眼界,其诗歌雄健豪放,境界开阔,情调苍凉;在地理上,著有《西游录》,记载了关于西域的所见所闻;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

耶律楚材大兴文治,招揽了大批的汉族人才,如杨奂、张文谦、赵良弼、董文用等,他们后来又被忽必烈所重用,推动了蒙古汗国向元朝的转化。

王世贞精妙地评价:“楚材调乳虎而驯之,使不尽血牙中国,又能以死塞利孔,其仁蔽天地矣。”

孙承恩则站在更高的角度说:“用夏变夷,辅仁胜杀。弥缝化工,洗濯日月。创立帝制,底绥民生。仁者之功,孰能与京。”

由于耶律楚材的功绩显著,许多学者将之称为元代第一名相,并和萧、曹、房、杜并列。

“陛下以为,乌孙、康居、大宛等国可是晋军敌手乎?”耶律楚材昂然开口道。

西鲜卑虽然已经灭亡,不过,至少耶律一族并没有就此而落幕,耶律一族大概分成了四股各自发展。当然,随着耶律大石的灭亡,现在也只剩下三股了。

“晋军,大敌也!”铁木真虽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短短的五个字,其实已经说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乌孙、康居、大宛等国虽然并非西域那三十六个小国可以相比的,但铁木真也不认为他们有资格做晋军的对手!

“那陛下以为,若我大元这个时候出手,乌孙、康居、大宛等国联军视吾大元为敌或是为友?”耶律楚材再一次开口问道。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包括铁木真在那的很多人其实已经隐隐之间明白了耶律楚材究竟想说些什么了!

“为敌!”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