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金榜题名(2 / 3)

只不过,没有王导与王敦那样耀眼罢了!

其中,王敦除了武举上榜之外,文举同样榜上有名,只不过排名不高,二甲中上游罢了。

那王敦与诸葛亮一样,在武举之中,皆是在兵法一科之上榜上有名。

“诸葛兄,可听闻这于谦之名!”榜单上一个名字接连两次出现,不由得引发了王导的兴趣。如此大才,他此前居然没有听说过此人半点的名声。

>

王导乃是并州王氏的这一代领军人物,算起来,王导见了李翔还能叫上一句妹夫。因此,以王导的身份,对于这一次科举的一些细节也有了一些了解。

他很清楚,这次科举确实最大限度做到了公平公正。换言之,这个于谦能取到这么高的成绩,是绝对有真才实学的。这个成绩,就连诸葛亮都比不上他。

“于谦,此前从未听闻过此人!此人有如此大才,倒是我等孤陋寡闻了!”诸葛亮微微叹道。诸葛亮这一次科举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还是被于谦给全面压制了。

于谦,在文举之中,拿下了一甲探花的成绩,在武举之中,更是拿下了一甲状元的成绩。如此全才,真乃国之栋梁也。

其实,若是论起各方面的能力来,诸葛亮绝对在各方面都可以压制于谦。只是,奈何这两人一个还在发育期,但另一个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很多人认为,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刘备仅仅只是获得了一个三分天下的成就。因此,他们就觉得诸葛亮的才能是比不上那些辅佐一代大帝完成大一统的那些谋士们的才能的。

只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开国大帝们如果失去一个两个谋士,仍然是他们自己,或许会曲折一些,但他们有很大概率还是会取得原来的成就。但如果刘备失去了诸葛亮,刘备又能算得上什么?他又能做出什么成就?

诸葛亮,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个时代顶尖水平的代表,其才能自然也是顶尖水平的。

“还有这王安石,魏仁浦,虞允文,亦是相当不俗呀!”诸葛亮凝声说道。此次科举,也让他明白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他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王安石、魏仁浦,虽然不像诸葛亮、于谦那样文武两举尽皆参加,仅仅只是参加了文举一场,但他们两个人,却是一个文举一甲状元,一个文举一甲榜眼。

至于虞允文,和于谦、诸葛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