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医匠所(2 / 3)

而蔡邕他除了自己到来之外,还为李翔请来了乔玄一起到来。

《三国志·吴书九》中记载,大乔、小乔为“桥公”之女。清代人沈钦韩在《两汉书疏证》一书中说:“桥公者,太尉桥玄也。汉制为三公者方称公。”沈钦韩的意思是,只有官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人才能被称作“公”,因此《三国志·吴书九》中记载的“桥公”必为汉太尉桥玄。

只是后来不少学者通过种种推断而否认了这一观点。不过,在这个世界之中,李翔却发现,这位乔玄确实是大小乔的父亲。

刚发现这个事实之后,李翔一开始还吃惊不已。毕竟,乔玄如今怎么也有六七十岁了,这么大把年纪也不知道是怎么生出大小乔,这两个刚刚十几岁的小姑**。

>

起码在这方面的能力上,乔玄确实很令李翔钦佩。

如果说,蔡邕是李翔亲自请来的,而乔玄是被蔡邕出手拐来的。那么,剩下这几位是纯粹是因为李翔的声望而吸引来的。

王烈,字彦方,平原人,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不愿与其师那般做官,喜行走天下,教化世人,最有名的实例便是曾经劝服盗牛者改过自新,成为一个拾金不昧之人。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荀彧称其,此一世异人,士之精藻。

管宁,字幼安,亦是北海朱虚人,其割席断义之举名传千古。

这三人并没有接到李翔的邀请,却在听闻李翔将要兴办学院的消息之后而各自来到了河内,毛遂自荐,并主动加入了明德学院之中,担任先生负责教书育人。

只可惜,无论是蔡邕他们,还是管宁这几人,他们仅仅只是愿意来到明德学院之中教书育人,但却始终不愿意在李翔麾下出仕。

似王猛、戏志才之流的名士他们喜功名,想要通过建功立业来印证自己的学识,而他们这几人却都是喜清名之人,立志做如同郑玄那般的经学大家。

这几人既然不愿意在李翔麾下出仕,那么李翔也没有强求。反正只要他们愿意在明德学院之中教书育人,培养出一批批学子,那本身就是对李翔最大的帮助了。

这将近两年的时间,李翔除了筹办明德学院之外,还开设了一所医匠所,而这医匠所的负责人自然是李翔之前召唤出来的孙思邈了。

相比于明德学院的从者云集,愿意加入医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