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赞成你修路,但不给钱!(1 / 3)

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赶紧行礼。

朱元璋说道:“起来吧,咱就是随便看看。刚才看你们在那说什么呢?”

工部尚书说道:“回皇上,臣这里有本奏章拿不准主意,请皇上定夺。”M.

其实要是按照工部的分工,像这种府县之间或者府跟府之间修路的事根本到不了朱元璋跟前,同意就拨银子,不同意就直接驳回去也就完事了,可这次这奏章实在是让人看不懂,另外皇上来了不得赶紧让人家拍板吗,毕竟自己只是打工的。

朱元璋一听果然很感兴趣,拿来奏章一看,居然是滁州知府柳阳的奏章,要修路,突然就想起了之前在他那里看到的火车模型和轨道模型,心中便知道这是在为说的蒸汽火车做轨道。

于是微微一笑,心中有了主意,拿起毛笔刷刷几下写下几个字。

“准!但银两物料等物资自筹!”

写完,便转身离开了。

工部尚书打开一看,懵了,心想,这是让驴干活又不给草料吃啊!狠!够狠!

但这是最高旨意,谁敢反驳,那胡惟庸的脑袋才掉了几天?于是奏章上的批复一字未改,便让人把奏章发回滁州。

柳阳拿到奏章一看也有点懵,心想知道朝廷现在银子比较紧张,这五万两银子你工部不批也正常,可给个五千两哪怕五百两也行啊,你这一个铜钱都不给,只写个准字,还让银两木料等物资自筹。

这个等字那范围可就太广了,意味着所有涉及修路的物资都别想从朝廷这里拿,意思就是空手套白狼。

柳阳此时却不慌,因为布匹和白酒卖的钱很多,抛去成本也够前期的铁路投资,而且还有金陵朱掌柜的那五万两,做这些事绰绰有余。

只不过这是现钱,要以备不时之需的,好在自己还有别的办法。

滁州百姓们看到官府又贴出了新的告示,便纷纷上前围观。

“滁州府为百姓家财考虑,特成立城投建设钱庄,凡存一年定期白银五十两者,不收保管费,而且给一钱银子二文铜钱的利钱。”

围观的群众们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次见钱庄给利钱的。”

“这存一年就有一千文铜钱,可以买两百多个烧饼了,真值!”

“咋规定最少存五十两呢,少点不行吗?俺也想吃利钱。”

老百姓们和商行的东家们高兴了。

老百姓自己钱不够的便几家凑在一起,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