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科举(2 / 3)

世民的治理下,大唐正在蒸蒸日上。

不管文人怎么说,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李世民在士族的嘴里如何不堪都阻挡不了百姓对他的认可。

民心所向

李世民追求的就是这个。

当好皇帝,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百姓真的就不会在乎他的皇位来路有没有问题。

士族经过清洗,丧失了大部分势力的同时,还丧失了大部分的舆论权,至少在关中、洛阳与河东,士族的话语权已经丧失殆尽,只有一个《儒林报》还在坚持。

不过《儒林报》好像还没有吸取教训,搞出来的文章依旧飘在天上,即便是继续白送,发行量都赶不上《贞观报》和《千秋报》的零头。

好好的一份高端报纸硬生生变成了保守派文人自嗨的场子,让吴正义大叹可惜。

在一片祥和之中,贞观朝的第一次科举拉开了帷幕。

十月二十,科举开始。

这次科举因为太子冒着被吃竹笋烤肉的死命干预,整个考试的规则与之前的科举完全不同。

科举分科从原来的大小三十一科单独考试,变成了统考和专业考试两部分。

统考只有一科考试,主考基础的文化、算学、基础常识和一篇命题文章。

专业考试分为农牧、工程、水利、会算、军事、律法、医科等八科,其他乱七八糟的考试科目全部废除。

每名考生都要参加统考,专业考试需要考生自己填报,但是每人只能填报两科专业考试。

考试安排是每天一科。

考试评分规则是统考占总分的四成,专业课成绩占六成,报双专业考试的考生成绩以分数较高的科目与统考分数相加为最终成绩。

这次科举不但在考试科目上和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连阅卷的规则都做了细化,引进了考卷糊名、答卷誊抄和专业老师阅卷制度。

李承乾一力主张废除行卷,不过李世民否定了他的激进要求。ωωw.

毕竟大唐的读书人就那么些,不管行卷制度有多少问题,也不管它公平不公平,只要能让更多的人来参加考试就达到了朝廷遴选人才的目的。

而且阅卷规则的改变已经足够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没有必要再因为行卷来刺激士族了。

新的考试形式和阅卷规则一推出,民间的反应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表现。

底层的读书人自然是大唱赞歌,尤其是对糊名和誊抄的判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