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打擂开始(3 / 4)

个项目进行,双方每个项目各派出十人参加比试,优胜场次多者获胜。

第二个环节是文斗。

以算学、诗文比试为内容,算学比试以快、准为判定标准,诗文则是由随机邀请的两百名现场观众投票决定胜负。

第三个环节就厉害了,名为“大家来找茬”。

双方就意见和认知不同的常识进行辩论和演示,谁能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就算赢。

琼崖侯府的《生活常识》一书作为找茬的对象,如果能证明其中的常识介绍有错误的地方,每指出一处,琼崖侯府奖励指出者一千贯的巨额奖金。

凡是有人能领到奖金

,吴正义在一个月内离开长安回琼崖,五年之内不得再回来。

这些细则是刘席和封德彝商量出来的,取得了双方的认可。

细则发布以后,一场单纯的学术之争便多了很多的娱乐性。

唐初的人生活可是很枯燥的,有这样一个大乐子可看,没人愿意错过。

只是这场打擂不是谁想看都能看的,需要购买相应的门票。

文斗和武斗的门票都是每人十文钱,“大家来找茬”的门票就贵了,每人要一百文。

门票一开卖便遭到了无数人的批评谩骂。

尤其是士族,他们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到处说琼崖侯府是在借机敛财,甚至都闹到了朝堂上。

直到国侯府放出消息,所有的门票收入都将投入到长安城南的施粥棚之后,方才消停下去。

纷扰之中,时间过得很快。

七月初十当天,往日人迹廖廖的玉山变得人山人海。

仅仅是武斗的门票就卖出去了五千多张。

相比文斗和“大家来找茬”,唐人明显对对抗性和观赏性更高的比试更感兴趣。

玉山脚下被木栅栏围出来一块巨大的场地。

整个场地是按照后世的标准体育场修建的。

当然,因为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吴正义不可能真的按照后世的标准建立一个设施完备的体育场。

不过四百米跑道、擂台、箭术场地和观众看台以及遮阳棚、卫生间还是有的。

尽管跑道是用煤渣铺成的,擂台是木头搭建的,箭术场就是摆了一片草靶,看台就是一个个的木制四层长凳,遮阳棚就是用麻布和绳子、竹竿拉起来的,卫生间是用土坯和木头搭成的旱厕。

说它是个乡村中学的大操场都有些抬举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