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备战(3 / 3)

铁路运输调度放缓了普通货物的运输,转而将运力集中到了作战物资的转运上。

从石油运输中解脱出来的海上运力向沿海港口集中,上千艘远洋海船带着二十余万士兵和武器装备、后勤物资前往恒川、双海两道。

朝廷向西疆道增兵七万。

琼崖的工厂进入战时体制,全力生产作战物资。

十万多建筑工人或是漂洋过海、或是乘坐火车,带着设备和原料进入恒川、西疆道与双海道,开始整修两道通向大食的道路。

华亭、幽州两大钢铁生产基地释放产能,全力生产钢轨枕木。

铁路网沿线的水泥厂与石料厂扩充产能,将大批的水泥等建筑材料通过铁路运往西疆道与大食接壤的地区储备。

大唐开始动员老兵重回训练营进行恢复性训练,兵部发布新兵招募令,招收入伍新兵五十万。

二线部队得到了人员和装备的补充,成为拥有单独作战能力的武装集群。

一线部队新增七个师的编制。

新编师均为摩托化部队,使用大唐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成为大唐的第二支重装集群。

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大唐动员出了超过七十万的兵力,五十万大军在西南、东南、东北三个方向枕戈待旦,只等朝廷一声令下,便能突入大食境内。

朝廷一系列的备战举动得到了来自民间的大力支持。

年轻人踊跃参军,不到半个月就将新兵名额招满。

民间各个社区举行募捐,两个月内便向大军捐献了超过八十万吨的各种物资。

商界的手笔更大,各地商会直接给兵部集资超过一千万枚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