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旁观者清(3 / 6)

接中丢失了很多资料,不得不向民部和刑部或是大理寺申请资料补全。

民部、刑部和大理寺被拉下水,上上下下忙的跟狗似的,在如海的卷宗里帮地方府衙擦**。

后来连工部也没有躲过去,各地对于地方上的工程安排不太重视,交接的时候才发现,很多相关的卷宗和人员都被调到其他地方去了......

李泰很无语,不得不回到工部重新梳理大唐的工程计划安排。

李承乾给下边的时间太短了,朝廷和地方上的工作交接涉及的东西又太多,可是把官员和雇员们累的够呛。

不过他也是没办法,新区划争论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上下达成一致,如果不快刀斩乱麻的把新区划推行下去,指不定会出现什么幺蛾子呢!

就当作是对朝廷管理体系的一次考验吧!

朝廷忙忙碌碌了将近半年的时间,逐渐理顺了一切,朝廷的职能恢复正常。

半年时间,大唐都没有出什么乱子,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刘席等人分析了一下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总结成了三点。M.

第一,大唐拥有庞大的雇员体系,区划调整涉及到的人员和工作调动主要集中在官员体系中,对于基层雇员的影响不大。

地方的日常事务有这些雇员在,大部分的事情都能就地解决。

第二,百姓已经习惯了社区式的管理方式,他们并不太关心管理者的变动。

百姓生活富足安稳,地方上又有预备民兵维持治安,朝廷政令可以通过广播、报纸等媒介直接传到百信耳中,自然就乱不起来。

第三,年轻官员和雇员的执行力很强,朝廷发布命令之后,地方管理者就会去执行。

政令通畅,地方就会稳定。

一番分析下来,朝中的官员是后背发寒......貌似地方雇员体系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官员体系的职能呀!

活儿都让雇员们做了,他们这些官员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刘席等人得出的结论让朝廷官员人心惶惶。

李承乾有些懵。

就是调整个区划而已,怎么还扯出了两大管理体系之间的问题呢?

从科举改革开始,大唐的管理体系就逐渐形成了官员负责统筹,雇员负责具体执行的复合管理方式,完全放弃了原有的以官员为核心的地方管理方式。

这么多年过去,效果还不错。

可是这次管理体系暴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