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天灾人祸(3 / 6)

到海贸中了,有不少还向银行和私人借贷。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让不少人的资金链出现断裂!

资金链一断,借贷的钱还不上,那就只有破产清算和掏家底两种结果了。

海商们很清楚海贸的巨大利益,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商行破产清算。

那就只能掏家底来维持业务的正常运转了!

只是当他们回头想要掏家底的时候,却是发现,自己多年经营积累的财富大半都投入了债券市场。

而现在的债券市场......那真是一地鸡毛!

债券市场因为西域铁路债券和海外开发债券的跳楼式跌损,已经没有人再敢投资,连一向信誉良好的朝廷公发债券都变得无人问津。

这时候想要大量出手债券根本就不可能!

无奈的海商们向市舶司求助。

市舶司也很无奈,只答应帮忙联系三大银行,帮他们申请贷款延期。

市舶司是朝廷机构,能出面帮手海商们协调银行关系就已经是极限了,海商们不能奢望太多。

很快,三大银行给了回复。

因为债券市场的影响,大唐皇家银行和农牧银行出现了大量的坏账,银行要止损,不能延期已经放出的贷款。

但是三大行可以接受除西域铁路债券和海外开发债券之外的债券抵押贷款。

只是考虑到债券市场的不稳定,皇家银行和农牧银行只接受官发债券的抵押借款业务。

其他类型的债券若是想要抵押借款,不好意思,银行只好给那些债券的价值打折之后再打骨折,只给债券面额的三分之一贷款,而且利息要正常商业贷款利息的三倍,而且借款期限只有半年时间,到时无法按时归还,抵押的债券将由银行自行处理。

银行给出的条件很苛刻,但是急着续命的海商们没有其他选择,只好把自己手中的债券全部抵押给银行来救急。

仅仅半个月时间,银行回收的抵押债券总面额高达一千六百万贯。

海商们暂时缓过了一口气,他们甚至等不及银行的贷款放到手里,一拿到银行开具的贷款票据就去用这些票据填各处的窟窿。

海商们挥泪解套,但是那些大商人却还是被手里的大量债券套的牢牢的。

时间来到二月中旬,皇后回京,并于二月十八在皇家妇幼医院顺利产下一名健康的女婴。

远在陇右的皇帝很高兴,太上皇也很高兴,破例直接给这个女婴赐下封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