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大唐的第二把刀(3 / 3)

来的方式向新皇帝汇报工作,奏疏中有一多半的内容都是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和废话,还有趁机拍马屁的,唯独没有李承乾想看到内容。M.

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在奏疏里提一嘴,完全找不到重点,更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和官员自己的意见。

他们就拿着这样的奏疏让皇帝来做决定,李承乾能高兴就怪了。

刚开始他还没怎么在意,可是当了几个月的皇帝,他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味。

自己监国的时候,每天处理的奏疏最多不过二三十件,可是现在,他每天都要处理的奏疏少的都有六七十件,多的时候超过百件也不奇怪。

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李承乾心里的不满可想而知。

加上吴正义重回朝堂,他认为自己再不解决这个问题,表叔可能又要做些什么了。

所以他发飙了,要求臣子写奏疏时要言之有物,谁的奏疏超再没有条理就罚俸禄。

不过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混乱。

很多官员根本不知道高效的沟通和记录方式是什么样的,皇帝提出新的要求,原本靠着废话还能说清楚的事情,夹杂了数据、表格、参考意见之后,成了满篇的乱码,看半天都不知道奏疏里在说什么。

没办法,李承乾找来了琼崖理事会的几种公文样本给朝臣当做参考,结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