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三不原则(3 / 3)

为李渊要兑现当年的承诺,灭了突厥之后将当初吴正义假借他们的名义赚的那些钱折算军工。

所以很多没有参与到前线作战的人也得到了封赏。

魏征都打了退休申请,但是得知自己被加封为郑国公,立刻来了精神,觉得自己还能再战几年。

杜如晦改封莱国公,任中书令。

李世民登基后,中书令就一直悬空,因为李世民本身就担任过这个官职,其他人便不敢争了,李世民也没有再设中书令的打算,不过李世民现在想通了,想要完善三省职能,便恢复了此职。

杜如晦受宠若惊,大礼拜谢。

房玄龄加封光禄大夫,赐其长子房遗直国子监博士。

长孙无忌替代杜如晦,成为尚书左仆射,成功登上相位。

李大亮封舞阳县公,迁千牛卫大将军。

侯君集因为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对吐谷浑的防御作战中又是功劳不断,哪怕是在吴正义和李承乾的影响下,李世民变得不太喜欢他,仍然给他加封了光禄大夫和兵部尚书衔,还给了他三百户的食邑。

张亮在李世民登基以后划水严重,不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封左骁卫大将军。

张公瑾在陇右屯田,成绩斐然,给唐军灭突厥之战提供了很多后勤物资和人员补充,获封邹国公。

如牛进达、秦琼、长孙顺德、常何等武勋也得到了封赏。

文臣方面,除了魏征、房杜和长孙无忌,其他人的封赏相当的有喜感。

因为受封的文臣里,只有王珪、韦挺和窦宪还在朝堂上,其他人要么已经辞官,要么就是被流放到了南洋。

李世民没有让这些人回来的打算,直接花钱买清净,给二十七个不在朝的官员每人一百亩免税田,外加一千贯的赏钱和一百匹绢,算是对他们贡献的认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