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拓殖热潮(3 / 6)

狂野北美1846 葡萄无牙 1840 字 7个月前

上交帝国中央**财政,4成归属所在地**财政收入,备案后方才合理合法。

在皇家直属领地范围内,则是6成上交皇家内务府,4成留在地方用于财政开支和建设方面。

如今在帝国本土,最早一代的退役官兵们已经凋零的十之七八,土地绝大部分转为民田,依然享受税收优惠的功勋田极少极少。

“黑地”的第2个去向就是流向市场,通过公开挂牌售卖的方式,绝大部分落入华裔移民手中。

这些大部分来自天堂省的华裔移民,多以宗族姓氏和亲朋好友的方式,组成一二十人到三五十人不等的团队拿地。

购买动辄数千英亩,大宗数万英亩的也屡见不鲜。

这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每一次殖民开拓战争都是获得大量优质土地的良机。

错过了这样的好机会,下一次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

殖民**挂牌的“黑地”全都是在环岛公路的两侧,比如三马林达地区的环岛公路是南北朝向。

那么挂牌“南17.6丙字地块,1270英亩”地块,意思就很好理解了。

这个地块在三马林达城市以南17.6公里处,是“丙字”地块,总面积1270英亩,这是地块的基本信息。

想要了解详情,必须现场去勘测。

这样的地块,适合10多人的拓荒团队去投拍,也适合在附近投拍多个地块的大团队,积少成多。比如说刘家农场三分场之类的作法。

毕竟整块面积超过5,000英亩,甚至上万英亩“黑地”不多,地理条件好的要么被军方长官占据,要么捏在殖民**手中,待价而沽。

三马林达每周会进行两次黑地挂拍,有意竞拍的殖民团队大多高度关注,事先做好了充足功课,很多人都会到挂拍地块预先探查。

比如河流走向,是否丘陵地块,土质和其他条件等等,都会影响到挂拍的最终价格。

优质的黑地,一英亩的单价能拍出28~30唐元,条件差一些的黑地,一英亩的单价10唐元都够呛。

这些黑地的价格普遍都不高,因为当前供应量较大,此外还需要长期的投入。

每次挂拍“黑地”以后,总有数百上千的华人移民离开三马林达,浩浩荡荡的向着自己竞得的“黑地”进发。

帝国各银行在三马林达都设有分支机构,为移民提供贷款服务,抵押物就是他们拍得的“黑地”,最高可以贷款6成。

每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