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迁都之议(3 / 6)

狂野北美1846 葡萄无牙 2247 字 10个月前

大大缩短,有望缩短到八至九天。

另一方面

与成熟稳定的西海岸各大城市相比较,迁都费城有利于镇压较为动荡的东部各城市,20万的皇家禁卫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是一股庞大的军事力量。

如此强大的力量放在帝都长安,方圆五千公里范围内没有任何威胁,委实浪费了。

皇帝李察想到这里,提起御笔在“费城”两个字上重重的画了个圈,最终圈定了这个地方,作为大唐帝国的新首都。

下一步,就要展开大规模的营造工作。

地铁,城市快速环线,拓宽的道路和城市建筑,新皇宫和**各部大厦,皇家禁卫军永久营地等等,都需要统一筹划建设。

经过5~6年的大规模建设,差不多在下世纪初,可以正式迁都费城。

费城?

皇帝李察考虑了一下,提起御笔将“费城”两个字抹去,然后写下了龙飞凤舞的“朝歌”两个字,看了以后满意的点点头。

关于迁都的争议,此前皇帝李察从未流露过倾向,所以下面的朝臣们才争论的相当激烈。尤其是一些重臣元勋在长安拥有了大量固定财产庄园,店铺和大厦,都不愿意搬家。

有人会说,不愿意搬就不搬呗!

若是让那些重臣元勋听到了,真的能喷他一脸,责骂站着说话不腰疼。

皇帝陛下在哪儿,皇宫在哪儿,帝国**的办公大厦在哪儿,哪儿就是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谁愿意脱离帝国权力中心?

一个贵族家庭纵然暂时风光,但不能够长久的远离帝国权力中心,否则走向没落是注定的事儿。

皇帝李察倒不在意这些帝国贵族们的想法,他是看出了迁都真正有利于大唐帝国巩固统治,有利于统和北美东部各国,有利于进一步削减传统的东方皇室繁文缛节,更接近现代社会理念。

大明宫实在太大,太繁华,太惹眼了,不符合皇帝李察希望皇室低调的想法,今后可能成为社会舆论集火攻击的靶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大唐帝国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近二三十年来遭遇过几次经济危机,幸好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在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数以千万计的工厂,商铺和公司倒闭,帝国公民收入严重缩水,生活水平下降。

这时候就会冒出来一些杂音,有人针对帝国贵族的豪奢生活,有人敌视大唐皇室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有人不满社会现状,各种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