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六百九十七节 中坚力量,无可匹敌(3 / 4)

数风流人物 瑞根 1613 字 10个月前

、北直,无立锥之地的穷苦农民也是多如牛毛,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和中富农手中,贫雇农体量很大。

只要说人均二十亩地,要从这些地方招募三五百万人口过来真不是问题。

关键在于如何让这些人到辽东,而且还能生活下去,这个时间段里这些人都要吃穿用度,盖屋打井,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冯紫英也拿不出这笔钱银物资出来,让这些本身就穷得一无所有才外奔的农户拿也不可能,就只能是借贷方式来解决,这就需要海通银庄,以及冯紫英建议在座众人可以考虑再在辽东开办一家地方性银庄,比如海东银庄。

要推进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可谓相当繁复且工作量极大,涉及到方方面面,原来的辽东是一个军镇,纯粹是以军事为主,但现在要招募上百万人口过来,哪怕是分成十年来推动,每年也的要几万甚至十万人口的迁徙,这民政管理的工作量可以想象得到。

这同样对安福商人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哪怕他们之前有在东番的迁民经验,但是那规模要和整个冯紫英设计的辽东迁民规模比也是小巫见大巫,差得太远,规模和工作量都是增长好几倍。

不过冯紫英也给刘克定建议可以循序渐进,第一二年可以试点,三五千人或者一两万人的试点,只要成功了,便可以照此复制,逐步扩大规模,而且有了好的示范效应,后期来的移民也更有积极性,经验丰富了,无论是安福商人还是地方上的官员衙役在处理上也要简单许多。

这一场探讨下来一直到掌灯时分,几个时辰下来都让大家饥肠辘辘,但是却都是兴致高昂。

对于商人们来说,这是第一次他们以主事者的身份参与到偌大一个地方的全面规划和建设发展过程中来,冯紫英礼贤下士的态度也让他们分外有成就感,尤其是涉及到每一个地方的设想规划来,他们都可以参与建议,冯紫英也从谏如流,更是让他们十分满足。

冯紫英也设宴招待一行人,席间觥筹交错,大家也是把酒言欢。

“大人,我等商贾之辈,能得大人看重,倍感荣幸。”何廷发不无感慨,“要说我们这些人也算是见过一些官员,虽然不少人对我们表面上都十分客气,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他们只是表面而已,内心对我们商人是十分鄙薄的,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很多人更多的是把我们当成可兹利用的肥羊,若是不能为己所用或者用过之后,便是两个态度,更多的人更是把握等商贾视为于国无用于民无益的寄生之流,可他们何曾想过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