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六百一十七节 河北总督,南北双线(3 / 4)

数风流人物 瑞根 1513 字 11个月前

这首诗也说明了一些道理,起码自己现在还远未达到王莽的境界,而那些武将也好,军官也好,也都是忠心耿耿地在替朝廷卖命。

总不能因为其出自西北或者大同一系,就把他们打上印记,弃置不用吧?

只有短短十余日时间,冯紫英要做的事儿很多。

北面的局面暂时还没有危及到需要立即启动紧急应对的状态,但是一些物资准备和军队调配需要开始了。

登莱军已经开赴到永平与顺天府交界一线,而蓟镇军一部以及贺人龙部则已经从海路开始转运牛庄和东江镇。

“见过总督大人。”

看到两个比自己大几十岁的宿将恭敬对自己行礼,冯紫英也有些感慨。

杨元不说了,真正从壬辰倭乱时候打出来的猛将,但是现在年龄已大,估计打完这一仗,在宣府总兵任上就该致仕了。

尤世功就不用说了,老熟人了,正值壮年,但是也近五十岁了,好在身体状况还好。

如果按照前世历史走,杨元早就在壬辰倭乱一战中南原之战后被麻贵斩首了,但是今世历史中壬辰倭乱双方的战事出现了一些变化,碧蹄馆之战后,周军占据优势,一直到后来,南原之战并没有如历史那样,而是周军取得了胜利。

杨元已经六十出头了,好在身体还行,冯紫英从兵部档案看到其都满了六十七了,虽然须发皆白,但精神尚好。

“菊厓公,世功兄,咱们都不是外人,今日也只有我们三人,你们便以紫英称呼我便是,我好歹也是武勋子弟,你们二人这样总督过来,督师过去,我真的就汗颜无地了。”冯紫英躬身将二人延请入座。

杨元和尤世功面面相觑,这位大周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督,也是最年轻的二品重臣,如此礼遇恩待二人,倒是让他们有些意外。

不说总督身份是他们直接上司,单单是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文臣身份都足以让他们两位武人毕恭毕敬了,但这一位仍然是如以往那样谦和从容,这让二人都为之心折。

“大人,这样不太合适吧,……”还是杨元启口。

“菊厓公,您论年龄论资历比家父还要长,世功兄也算是看着我长大的,都算是我的前辈,我也是武家子弟,虽说走了文臣路,但是骨子里还是留着武家的血,要不朝廷又何必让我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呢,当然我本人也愿意来,真让我在江南巡抚那个安乐窝里耗几年,我都怕我自己会废了。”

冯紫英一番话一下子就让杨尤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