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字卷 第二百零七节 谋事做事下基层(3 / 4)

数风流人物 瑞根 1512 字 11个月前

在下边干过的经历,我觉得只怕吃几堑都未必能长得到一智,这对君豫来说,未必是福。”

冯紫英的话虽然算不上振聋发聩,但是也算得上是深刻入骨了,这也是他这一年里和地方上士绅们斗智斗勇中慢慢体会出来的。

在座的众人都是为官几十年的干臣,冯紫英说的这些道理他们当然明白,但是明白归明白,可让一个在吏部中枢干得正顺大家都视为后一辈中可堪与冯紫英比肩的角色去永平接替冯紫英,哪怕明知道永平的确需要一个这样的人才去稳住局面,都还是有些舍不得。

还是齐永泰若有所思地问道:“紫英,你和君豫探讨过?”

“说过。”冯紫英没有隐瞒,“而且还说过不止一次,弟子谈了在永平府的收获所得,君豫还是很羡慕弟子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意图去做事情,他也很认同弟子的许多想法观点,所以弟子今日才会提出来,至于说吏部这边儿,离了君豫兄未必就要出多大状况,但永平府如果多了君豫去协助显伯兄,弟子相信情况会好很多。”

齐永泰沉吟不语。

冯紫英趁热打铁:“齐师,诸公,其实弟子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咱们这几科的学生士子能够不要拘泥于或者说都渴求留在六部和都察院中,弟子以为趁着年轻到府州县去锻炼打磨一下,对大家成长的好处绝对大于在朝中,等到有过三五年在下边府州的经历,能够深刻理解和领悟下边州县最迫切的问题,最困难的事务,最棘手的麻烦,学会如何来消除或者解决这些困难麻烦和问题之后,回到六部和都察院,就能够明白制定方略政策时该如何结合实际了。”

这个建议其实冯紫英或明或暗在齐永泰面前都提过两三次了,但都没有引起齐永泰的重视,在乔应甲和官应震面前也提过,情况都差不多,这个时代的官员只要有机会都更愿意到朝廷中枢,只要是进士出身,到直省这一级都会有些遗憾,遑论府州县。

并不是这些大佬们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是这要触及到个人利益,明明就有机会留在中枢,你却要别人下去,告诉别人你需要历练,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好意,像冯紫英这种主动请求下去的人几乎没有,所以他下去的时候才会引起如此多人的触动和震惊。

“弟子此番去永平府也不过一年时间,也算是取得了一些成就,弟子也不认为换了别的同学和官员来就做不到,他们来一样可以取得这些成绩,同样,如果先前伯辅公历数弟子在永平取得的成绩足以作为擢拔的依据和理由,这其实也变相说明了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