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字卷 第十四节 揣摩(3 / 4)

数风流人物 瑞根 1563 字 11个月前

他听出了冯紫英的弦外之音,战争最大的问题就是遗留下来的烂摊子需要收拾,像这样一场战事可能产生的流民多达数十万,他们的家园被毁,农田荒废,只剩下人,一旦蒙古人退去,他们怎么度过这样一个凄冷的寒冬?如何熬过明年饥饿的春天?

可以想象得到,他们中大部分人只能把自己可怜的土地卖给那些士绅大户们,自己一家子沦为附籍农户,还有一部分本来就没有土地的无产者才是最悲惨的,他们卖无可卖,就只能出卖自己,甚至连自己都卖不掉的话,那就只能冻死、饿死或者沦为盗匪。

这一部分人数量不会笑,起码会在三成以上,如果按照这一次蒙古人的入侵带来的后果计算,应该不会低于十来万人,这样一个巨大的不稳定群体,如何来解决,要靠官府的赈济投入来解决,那又是一个无底洞。

“单单是一个顺天府就如此了,可如果永平府没有能抵挡住内喀尔喀人的这一场南侵,单单是迁安、卢龙、昌黎和滦州几个州县,可能就会产生超过八十万的流民,他们无处可去,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向京师而来,以往遇到水旱灾害的习惯就是如此,可这一次更骇人,……”

冯紫英的话略显夸张,永隆帝知道,但是即便是夸大其词了,打个折起码三四十万流民是极有可能的,如果在于顺天府的流民合为一体,那整个京畿之地就真的要乱了。

“你考虑到了这一点?”永隆帝略感诧异,又有些欣慰,起码这一位还是对自身的职责十分看重的,甚至知道替朝廷分忧了。

“可以预见得到,顺天府不会替我们永平府解决这些麻烦事儿,大概率会将他们重新遣返回永平府,可这几十万流民,他们失去了自己的财产,错过了播种季节,而且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他们熬过这个寒冬和更难熬的明年春天,可我们永平府的情况皇上可能也略微知晓,前几年我们的夏税都还有所欠缺,府库的赈济粮寥寥无几,可以说我们永平府是无法解决这样一道难题的,最终要么得由朝廷来解决,要么就是这些流民饿死或者重返京畿,甚至可能被像白莲教、闻香教这一类的秘密会社所裹挟,掀起叛乱,就像几年前的临清民变一样,但规模可能会大得多,……”

冯紫英坦然的眼神迎向永隆帝有些幽邃的目光,“臣也不愿意在陛下面前撒谎,臣才去永平府,甚至还背着一些被我们北地士人的误解,不愿意因为此事而落得个夺职待参,虽然臣以为即便是发生这样的事情,臣的责任也不大,但是作为臣子,本来就该替君分忧,哪怕承担一些臣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