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本非良人,缘何说亲(2 / 4)

的声名显赫,甚至还比不上蔡家。

区别在于这时候的蔡家,出了个略有偏执,还颇有点儿书生意气的蔡邕,而卫家则经过几代经营,更出了个颇有能力的卫觊卫伯儒(另有一说为卫伯觎)罢了。

卫觊此人,少年成名,向以才学著称,在河东也算是久负盛名。

读者身份证-563743675

蔡邕对卫家也颇为认可。

这也是他在卫觊上门为二弟提亲时,就打心里就接受了的原因之一了。

当然了,这事儿是不能当场就答应的。

汉代的议婚、婚仪已经不同于周礼,婚嫁之风开始逐渐奢侈,虽恪守“六礼”,却也愈发显得有些铺张了。

所以,初次登门,尤其是男方家人初次会面,都会稍微表一下态,差不多双方都算是认可了,才会由媒人携带礼品正式登门提亲。

这个叫做纳采,为六礼之首,像蔡邕这样身份的家庭,一般礼物至少有30种左右,每一种都有其象征意义,并提有赞文什么的。

反正就是很隆重严肃的一种形式。

这些也都是常规形式,同样是刘协能有机会插手的原因。

真要等纳采完成了,再想反悔那就有些颇费周章了……

所以,既然刘协已经选择了开门见山,那就没什么好遮掩的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当下轻轻咳了一下,“说实话蔡公,我本是不想随意插手别人婚嫁之事的,但是,在听说这事儿之后,还是颇有些奇怪蔡公究竟是怎么想的。

“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忍不住过来一趟了,当面和蔡公你稍微谈一下了。”

蔡邕这会儿还有些感觉莫名其妙呢,“殿下此言……又是何意?”

刘协小脸微微露出一丝不解,“我平时见蔡公和蔡家姐姐父慈女孝的,关系也算和睦亲和,但为何这次,就非得把蔡家姐姐往火坑里推呢?”

蔡邕瞬间愣住,一张老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红了起来,就差当场跳将起来了。

“殿下……何出此言,何出此言呢?”

刘协一脸无辜的抬手摸了下脑袋。

但还是和声反问着:“不对啊,别说是蔡公了,就算是普通平民家庭,为了不缴纳五算之税,也不会心甘情愿把一个好好的女儿去嫁给一个将死之人啊。

“所以,我就是对于……呃,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