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鞭辟里,浅简析士农工商(2 / 4)

,政令不清,让宦官、外戚、官员之间的相互倾轧,自上而下蔓延到了各州郡县,从而陷入纷乱之中,导致人浮于事、政事废弛。

“此二者兼有,内忧外患俱在,天下焉能不乱?”

刘协却想也没想,就毫不客气的给出了一个字的评价,“错!”

蔡邕脸色微微僵了一下,但还是很快恢复了正常。

然后才试探性的问道:“还请殿下指教。”

刘协再次淡然一笑,“蔡公所言,其实都是表象,而不是问题根源所在,大汉的顽疾不在腠理,而在脏腑之间,是支撑大汉的肱骨和衍生制度上,出现了大问题。”

蔡邕联想到刘协之前的那番话,似乎有些明白了什么。

“殿下是指……症结在于士族阶层的制度?”

刘协呵呵一笑,脸上依然一片的云淡风轻,“自世祖建都洛阳以来,到如今已经历时十八世一百六十余年,尊高祖以儒孝治天下,与士族总理朝政,布施万民。

“但眼下治出了一个什么结果呢?外儒内法、士族独大,对上架空皇权,对下敲骨吸髓,何其猖獗?

“一个察举制,就垄断了所有官员的选拔和升迁渠道,成就了天下大小士族的囊中之物;

“一个土地兼并,就抽空了天下税赋,以至于上无施政调配之资,下无民生休养之实,却独独养肥了一个既得利益阶层的畸形士族豪门。

“这样的一个病态大汉,外不能强兵以抵御外辱,内不能富国以造福万民,这不是取死之道又是什么?

“真以为一个士族就可以代表了天下?他们代表的,只不过是自身的即得利益罢了。

“所以,他们才会为了维护这些利益,而不惜抱团取暖,然后想方设法的架空皇权,不择手段的掠夺压榨民脂民膏。

“宦官和外戚之乱,是皇室真心想扶持出来的吗?只不过是不得不饮鸠止渴而已。

“天下的粮食是真的不够老百姓吃的吗?不过是都集中在了士族豪绅的手里罢了。

“这才是眼下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的根本原因。

“但凡士族可以稍微收敛一下,不至于让兵备废弛、政令紊乱,多关心一下民生和世间疾苦,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何至于有后来不断的天灾人祸?

“所以归根结底,朝堂混乱不是事出无因,百姓造反也只是官逼民反,仅此而已。

“而想要恢复天下正常的秩序,那就必须把这种制度推倒重建,症结不在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