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如初见,蔡伯喈见证新奇(2 / 4)

加情调。

但是寒冷的季节一旦到来,那就有的头疼了。

有条件的,可以选择皮革、油纸等御寒,没条件的,那就只能用草席或麻布,或者干脆钉上木板来取暖了。

再到民间底层,多

ωωw.数农户甚至都不会在房屋上留窗户。

这就是当前年代的限制,与想象力无关。

但是,刘协设计的窗户,那就是接近后世的窗型设计了,有上梁,有对开扇,窗棱也就变成了一个个可以撑托玻璃方格框架。

不同的是目前还没有安装上玻璃,所以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

烧玻璃的炉窑倒是早就建好了,但想要批量生产出能用的玻璃,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也幸好这会儿天气还算不冷不热的,倒是给刘协留下了足够的时间……

蔡邕就摸索了一下窗棂上,那特意留出来用以镶嵌玻璃的凹槽,“这是为了便于以后往里面嵌入木板,而留下来的凹槽?”

刘协笑着点头,“正是……不过不是木板,而是一种新式的晶体状物质,不但透明度颇高,还可以隔热、隔音,会对屋内的采光带来极大的便利性。”

蔡邕眼睛一亮,“哦?世上居然还有此等神奇的物件?”

这个年代的室内采光,没有别的办法,除了自然条件之外,靠的就是油灯、蜡烛。

就连皇宫里都不会例外。

所以,对于刘协的描述,蔡邕也会忍不住一探究竟,不好奇才怪呢。

刘协倒是也没什么好遮掩的,“我在岭北和岭东,建造了几个作坊和烧窑,目前这边所有建筑所需的砖、瓦,甚至是桌椅家具什么,都是由那边提供。

“这里面,也包括了刚刚提及的玻璃,蔡公如果有空了,也可以多去那边看看。”

蔡邕一脸的惊喜,“那是必定会过去见识一下的,多谢殿下了。”

刘协不以为意的摆手,“都是小事儿,等蔡公以后慢慢熟悉了,我想,蔡公也是会逐渐喜欢上这个地方的。”

蔡邕脸上浮现出一片期待,“邕亦希望如此。”

送走刘协,蔡邕终于觉的轻松了少许。

说实话,刘协今天在崇德殿上表现,确实有些颠覆了他对于这个王爷的固有印象。

那种面对满朝文武百官,甚至是董卓这样一身骄横野蛮的悍将杀神时,不卑不亢,挥洒自如的姿态,可不是寻常人物就能做到的。

更不要说刘协,还只是一个9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