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自量,何遂高左右逢源(2 / 4)

,保持着表面的平静。

但心里却很难静的下来。

刘协竟然对张津为他如何谋算的都了如指掌,那就说明自己的这边,还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铁板一块。

而刘协的背后,也肯定会有暂时不为人所知的依仗。

这个二皇子,可不能再以往常的眼光去对待了,其人必定不似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但是,何进并没有就这个问题深究下去,这点儿城府他还是有的。

而不管怎么说,刘协的那番话,倒是已经说的很通透了,最起码在他看来,算得上是逻辑清楚、合情合理。

那么必然的,他就隐隐对身边的某些士人,开始有所心生抵触了。

所以于他而言,暂时保持沉默,就是最好的防范措施。

因为这样以来,既可以对士人守住他和刘协之间的秘密合作,也无异于断掉了刘协有可能埋在自己身边的信息渠道。

果然聪慧如我啊!

何进对此颇有些沾沾自喜。

却不知道刘协真正想要的,就是他这样的心理。

历史上曹操是怎么评价何进的?

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大,性犹豫摇摆,且不纳善言,妄矣!

意思就是,这人没有一点儿的自知之明。

而事实上,何进也不像刘协当面吹捧的那样,能在士人与宦官之间左右逢源。

说的好听一点,那叫耳根子软,仗着外戚的元舅身份,而在两方的势力中反复跳横;

说的难听一些,摆明了就是士人和宦官两方,都能偶尔借用一下的一把刀,有机会就可以拿过来刺对手一下的那种。

仅此而已。

所以,看上去何进虽然位高权重、风光无限,但是事实上呢?

名义上是他在掌管天下兵马。

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因为西园军已经兼有了南北两军的大部分职权。

而且,南军是负责防卫皇城的,宦官也可以假借皇帝的名义,轻而易举的具备直接调动的权力。

北军倒是还在何进的手上。

但是不要忘了,北军的大部分精锐,现在还随着皇甫嵩在凉州征战呢。

所以,何进说了不算,也有些名不副实。

这就有些尴尬了。

估计这也是他后来要派人赴各州郡,大肆募兵的原因之一了。

刘协也是算准了他这会儿的心思,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