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烧窑(3 / 4)

原始人日记 牧尘客 1730 字 2022-11-03

但接下来能不能成功烧制出真正的陶器,还要看窑火的威力。

要把窑火温度提高到八百度左右,让黏土轻微融化的状态,就要持续不断的加柴草,让窑温持续不断的积累上升。

那样白天黑夜都不能缺少人手,不然白天烧夜里熄,温度忽高忽低,估计这一窑泥坯都要废掉。

想到这里,他去找母巴商量,要安排人前来守夜。

母巴对这件事自然也很在意,安排留在山上的成年男人每天五个轮流下山守夜。

这是部族第一次在山下过夜,因此所有人都很紧张,不过位置就在山下,倒也并不是很危险,两天下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于是紧张情绪很快就消失的干干净净。

趁着这两天的时间,徐晨开始制作中大型器皿,主要是陶盆、陶锅、陶罐、陶瓮和一些坛坛罐罐。

相对于杯盏碗碟这些普通生活器物,这种大型陶器的用处更大,烹制食物,存储食物,烧水煮饭等等,真正能够提升部落的生活品质。

不过大型陶器制作起来就要困难的多,泥太湿容易垮,泥太干不容易成型,太薄立不起来,太厚又不容易烧透。ωωw.

因此两天下来,他也就做出来七八个样品。

不过在这种摸索之中,倒是和一群泥瓦工更加熟悉了制陶的工艺,无论是和泥还是塑形,技艺都越发的得心应手起来,而徐晨也不断放手放让一群窑工参与制作,同时在潜移默化的交流之中,关于制陶方面的语言和文字也慢慢都被大家学会和接受,交流起来更加方便。

特别是一群孩子,接受的非常快,跟着混了一段时间,全都能够准确认识徐晨说的每一样物品,甚至还能数出简单的数量,十以内的数基本没问题。

而叶已经能够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

因为窑的出现,部落往日的生活习惯完全被打破。

无论外出干活儿还留守山洞的人,每天都会来窑厂看几眼。

特别是对制作泥坯的过程,明显都非常感兴趣,不光一群孩子会跟着捏一些陶俑玩具,大人有时候也会按捺不住在徐晨的指点下亲自动手做几个器物过过瘾。

随着窑厂越来越热闹,慢慢大家都开始熟悉山下生活的气氛。

而徐晨也开始策划让一部分人先搬下来居住。

当然,要下山居住还得充分考虑安全因素,至少得在窑厂附近修建一圈围墙,还得修一些房子才行。

随着秋天到来,天气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