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章 你是说,有人对商税动手脚?(3 / 4)

八千万斤左右!

现在市面上,卖的食盐,大概是一钱银子一斤,也就差不多是一百文左右,咱们南国的商税,大概是两成,也就是说,每斤食盐收税二十文。

那么光食盐一项,每年收的税收,大概是三百六十万两左右,就算归入国库,基本也是一百八十万两左右。

其实这只是朕的单边算法,其实食盐从开采出来,卖给商贩,这需要收税,商贩再卖给百姓,又要收税!

这其中的税收,肯定远远不止一百八十万的,臣估计,最少也得三百万两以上。

这还是只是食盐一项,还有商铁,还有丝绸布匹瓷器等等这些呢,甚至咱们南国,还有各个城门口的过路费呢?!

所以说,这些商品加起来,每年南国收到的税收,起码应该是上亿两银子的。

但是如今,商税却只占整个国库收入不到三成,每年差不多也就两千万两银子这个数,微臣实在不知道,其余八千万的商税,到底都到哪儿去了?!”

赵小甲别的不敢说,但是就算账这一块,赵小甲确实在南国,还没遇到任何对手。

凡是让赵小甲算一下仗,那么绝对会算出好多的银子来。

南国的税收,其实赵小甲在户部的时候,早就发现是有问题的,别的不说,农税怎么可能占比比商税多那么多。

粮食基本只是最低级别的产物,就算南国再不发达,对粮食的附加值翻一番肯定还是没问题,只要粮食的附加值翻一番,创造出来的商税,就不会比农税地,就不要再提南国各种其他的杂税了。

赵小甲以前在户部发现了这些问题,但事不关己,赵小甲也难得说。

但是现在,可是关乎自己的项上人头了,赵小甲不得不提出自己的这个质疑。

对于赵小甲随便一算,就把南国每年的商税算到了上亿,南皇不是**,在内心也是默默的自己算了一遍,发现赵小甲确实算的没毛病,如果再严格一点,赵小甲算的,可能还更少了。

但是这么多的商税,每年国库就仅仅只收到了两千万两左右,那剩下的,到底去哪儿了呢?

“你是说,南国有人,对商税动了手脚?!”

南皇也不是**,赵小甲都提醒到这一步了,他还不明白,那就真的昏庸无能的昏君了。

“陛下,微臣年纪尚小,对于南国的税收,其实了解的也不多,微臣只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到底对不对,微臣就不敢保证了,不过微臣觉得,倒是可以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