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都来一起修河堤(3 / 5)

回头我也得学一学。

在心里定了个目标,他继续关注眼前:“修堤之事,调动了兖州几个郡国?”

“四个,陈留、东郡、济阴、济北,人数二十多万。”

“青州那边呢?”

“平原、济南、乐安三地,人数将近十万。”

三十万青壮被调动,青州又是黄巾的重灾区,再加上修堤的物资调运,兖州、青州已无力再战。

至少,秋收之前,威胁不到河北了。

所以,可以想想别的事了,比如,在大堤修缮得差不多的时候,把这些修堤的民夫拐过来。

汉代的官吏啊,善待百姓的不多,挖河修堤又是极为辛苦的劳役,那些民夫的日子可想而知。等到后期,怨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工程也进行的差不多的时候,派人去点把火。

轰!

火药桶就炸了。

对面兵马不少,民夫肯定打不过,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条退路,三十万青壮,自己能拉回来多少呢?

刘襄很好奇啊。

拐带人口的事情做多了,思维都有了惯性,看到人,就忍不住的想着要拐回来,自己实在是太坏了。

“来人,去给对面的张邈等人送信,就说我军探查到董贼的军队,有东进姿态,兖州、豫州最好提高警惕。”刘襄吩咐身边的书吏起草几封书信,派人送去对岸。

这才是正事,刚才拐带人口的计划,不过是思维惯性罢了。

董卓肯定会打回来的,他的兵力并未受损,迁都是怕关东士族里应外合,现在他本人退到了长安三辅,可大部分主力还布置在河东、河南、弘农等地。

光挨打不还手可不是老董的风格,而且凉州兵卒习惯了搜牢,他一定会派兵到兖州、豫州劫掠。

万一因为修堤之事,兖州各郡被董卓的兵马灭了,那董胖子的势力就太大了,对自己可没好处。他们争斗起来,互相消耗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还有啊,监督民夫的兵马少了,自己拐起人来,不也方便嘛!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时间进入到了五月,黄河两岸几十万人,热火朝天的修筑大堤。

不,是北岸热火朝天,因为能吃饱还有工钱,监工也不敢随意体罚。

南岸水深火热,因为是强征的劳役,也吃不饱,还动不动就挨鞭子,怨气冲天呀,许多人都想跑,只是一时半会找不到机会。

冀州的船队总是在河面